是时候说出真相了!1958年志愿军撤出朝鲜,到底是不是金日成的意愿? 1953年,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就此结束。然而,中朝与美国和联合国军的斗争却并没有停止。 1953年10月,美国与南朝鲜签订共同防卫条约,美国打算长期在朝鲜驻军。不得已,11月中朝双方也签订了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志愿军留在朝鲜帮助其进行战后重建。 也就是说,朝鲜战争虽然结束,但却留下了一个小尾巴——朝鲜半岛依旧分裂,中美双方在南北驻军对峙。 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事,毕竟中朝关系亲密,只要有中国军队在,朝鲜就不需要担忧美国的入侵。可出人意料的是,1958年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志愿军全部单方面撤离朝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上有不少说法。 外界有人认为:中国驻军虽然能够保护朝鲜的安全,但终归有些喧宾夺主,金日成不希望外界认为朝鲜是中国的“跟班”,希望中国撤军来展现朝鲜的独立自主,所以志愿军从朝鲜的撤离是金日成主动的结果。 但也有学者认为:志愿军撤军其实是毛主席主动的结果,因为中国不爱干涉他国内政,一直坚决尊重朝鲜的主权。那么哪种说法靠谱呢?是时候说出真相了,毫无疑问是第二种可能。 从当时的史料可知:从1956年中国和联合国军撤出大部分部队以来,朝鲜南北双方的兵力对峙大体平衡,不过这种平衡的前提是建立在近30万中国军队的基础上的。 如果这30万中国军队撤离,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金日成将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苏联驻朝鲜大使普扎诺夫在会见朝鲜外务相南日时也曾表示:如果中国撤军,朝鲜将要征集大量人员参军并增加军费,这对朝鲜的经济而言是极大的负担。 由此可知,即使金日成有种种考虑,但对于志愿军留在朝鲜他还是很欢迎的。既然金日成不太想志愿军撤退,那么毛主席为何又要主动提出撤军呢?其实毛主席有两大考量。 第一,是尊重朝鲜主权。 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就特别注重和平发展以及他国主权,在新中国早期的外交中,我们就已经提出了独立自主外交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全力帮助朝鲜恢复建设,组建军队。到1958年时,朝鲜已经有了相当稳固的边境和30万军队,中国自然也有了离去之意。 而且1956年11月,朝鲜曾提请联合国召开会议,帮助解决朝鲜统一问题,毛主席猜测金日成不喜欢志愿军,再加上朝鲜发生8月事件,所以毛主席为了避嫌,就在1956年向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表示:中国想从朝鲜撤军。 1957年苏联方面同意毛主席的请求,等到1957年11月,在各国共产党领导人齐聚莫斯科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毛主席正式向金日成提议撤军。 对于毛主席的请求,金日成一开始是很担心的,他当场并未表态,说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个建议。说白了,他还是担心志愿军撤走以后朝鲜面临的压力问题。 但毛主席却宽慰他,不用担心,美国的驻军不是问题。 第二是与美国的外交博弈。在金日成给出了两个撤军的方案时,毛主席特意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到两个要点。 其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不是对朝鲜人民置之不理,如果李成晚和美国重新进行挑衅,那么志愿军将在朝鲜政府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地再一次同朝鲜人民并肩退敌。 其二,我们不能把整个联合国当作敌对的一方,实际上派出军队组成联合国军的只是少数成员,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通过这两点可知,毛主席其实为金日成准备了两套方案,一个自然是志愿军随时出击的承诺,另一个则是利用联合国来制约美国。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呢? 据资料记载,毛主席在志愿军撤离的过程中,就和朝鲜一起在联合国呼吁,要求双方撤军实现朝鲜的真正和平。 中国主动撤军的姿态与朝鲜的请求得到联合国很多国家的认可,使得美国和联合国均处于舆论的被动地位。 美国政府对此很头疼,但也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只能回避以对,将关注点拉到联合国监督朝鲜的选举上来。 但中国一步不让,继续通过苏联在联合国呼吁,志愿军正在全部撤出朝鲜,而美国和联合国军在撤军的问题上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是阻挠朝鲜和平统一制造远东紧张局势的阴谋。 在中国的呼吁下,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例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都强调:联合国在朝鲜选举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主持而不是监督。 利比亚和黎巴嫩针对西方国家提议的朝鲜问题提案也由支持转向弃权,就连加拿大也提出了一种调和的方法。 总之,中国的主动撤军行为给美国造成很大舆论压力,虽然最终没有改变美国在南朝鲜的驻军,但也使得朝鲜终究不复1958年以前的紧张局面,朝鲜得以顺利独立自主。 在后来的历史中,中国重回联合国合法席位成为五常之一,朝鲜也逐步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毛主席去世以前,朝鲜一直是个发展的相对不错的国家。 由此观之,毛主席主动撤军之举可谓高明,与美国的耍流氓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