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泥土也会讲故事。在刚刚揭晓的第八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凤翔泥塑传承人胡全让的《麦客》组塑,用最质朴的泥土,讲述了一个最动人的农耕故事。记录时代印记的麦客塑像,在他的指尖下栩栩如生,唤醒无数观众对黄土的深厚情感。
一抔泥土的换新密码
“麦客”这个特殊群体,曾是北方麦收时节最动人的风景线,他们追逐麦浪,用汗水换取微薄收入。胡全让走访十余个村庄,寻访最后的老麦客,将他们的故事揉进泥土。走近这组获奖作品,你会惊叹于泥土竟能如此传神——老麦客额头的皱纹里藏着三十年的风霜,青年麦客手臂的肌肉线条诉说着劳作的艰辛,那微微前倾的腰背,那紧握镰刀的手指,甚至裤脚沾着的麦芒,都跃然眼前。评委们赞叹:“这不仅是泥塑,更是凝固的乡愁!”
传统技艺的当代新生
作为凤翔泥塑第五代传人,胡全让在传统中寻求突破。他创新性地在泥料中加入特殊矿物,使作品色泽更加温润;借鉴西方雕塑技法,让人物更具立体感。但更珍贵的是他保留了凤翔泥塑最本真的乡土气息。“泥塑要接地气”他说,“就像麦客一样,根在土地里。”
活在当下的非遗传承
当山花奖的荣光洒向这组作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艺术精品,更是一段正在续写的文化传奇。民间工艺走进艺术殿堂,凤翔泥塑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凤翔故事,传递着文化自信。这指尖上的技艺,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继续在城关沃土上绽放着非遗文化的绚丽光彩。(田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