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4年,张作霖在面试4个保镖时,突然有刺客闯进来,其中3人立即跑去抓刺客,另

1914年,张作霖在面试4个保镖时,突然有刺客闯进来,其中3人立即跑去抓刺客,另1个却走到张作霖身边,张作霖大骂:“你怎么不去抓刺客?”保镖只说了1句话,张作霖顿时大笑:“就是你了!”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张作霖记得父亲死的时候,他连一口完整的饭都没吃上,家里欠下赌债,债主闯进家门把他父亲拖到街上当众殴打,最后一命呜呼。 那一年他十三岁,母亲哭到眼睛肿得睁不开,家里剩下的只有几件破烂,张作霖把那一幕牢牢记在心里,从那天起,他发誓再不让任何人骑在自己头上。 他没读过几天书,只能在私塾外蹲着偷听,听不懂的字记下来,等晚上找人问,他早早混迹在镖局、马帮和地痞堆里,什么活都干过,能混到饭吃就是本事。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学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讨好别人,而是要盯住谁才靠得住,到了二十多岁,他已经在奉天一带小有名气。 他的性格直接,不绕弯子,谁真谁假一眼就看得出来,后来他拉起队伍打拼,每一个跟着他的人都清楚,他选人和别人完全不同。 他不看拳脚功夫有多好,也不管你认不认识上面的大官,他要的只有两样:守规矩和敢负责,那一年,他要招几个保镖,消息一放出去,许多人慕名而来。 就在面试那天,一名刺客突然闯进院子,刀光直逼,四个应聘的人,三个立刻冲向刺客,还有一个人站在原地,抬手把张作霖挡在身后。 张作霖问他为什么不去抓人,那人只说了一句:他是来保护大帅的,不是去立功的,张作霖听完后,直接把这个人留下,他觉得这句话扎实,没有半点虚头巴脑。 这个保镖没去逞英雄,也没抢功劳,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张作霖心里有数,这种人最难得,后来这个保镖一直跟着他,每一次行动都死死守着规矩,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乱来。 张作霖对这种人格外欣赏,他年轻时吃过太多被出卖的亏,知道那些聪明过头的人最靠不住,规矩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在关键时候不乱套。 他见过一些手下平时拍马溜须,真遇到危险就一哄而散,只有那些宁肯得罪人也不肯乱来的,才值得托付重任。 后来,他遇到一个看门的老兵,名字叫张二娃,此人是个文盲,可只认死理,张作霖有一次喝到深夜回来,偏偏忘了带令牌,二娃当场把他拦在门外。 别人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却摇头说规矩不能坏,张作霖第二天知道后不但没生气,还把他提拔到看守所当头,他清楚一个能把死规矩当命的人,才适合管最难缠的地方。 在选人这件事上,张作霖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不喜欢那种什么都好商量的人,因为他自己年轻时就见惯了这种“好说话”的下场,能跟他顶嘴的人,他反而重用。 杨宇霆就是这样的人,别人见到张作霖都低头哈腰,唯独杨宇霆敢当面驳回他的命令,两个人争得厉害,甚至连部下都替他捏汗,可每次争完,张作霖都笑得很痛快。 别人看不懂,他却觉得这种人最省心,因为敢骂他的人不会在背后搞鬼,敢当面叫板的人才是真正能扛事的骨头。 张作霖用人还有一点格外不同,他不在乎出身,东北军里,有人出身好,有人家底差,他从不偏袒,他用过一个赌徒去买军械。 那人把第一笔钱输光了,换成别人早就打断他腿,可张作霖没有,他又拨了钱给他,让他再去,那人这次赢了买回机器,还带回了额外的本钱,从此收手不赌,成了他手下最能干的采购官。 张作霖不是心软,而是看得准,他知道那些在乱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若是能把本事收回来,往往比那些规规矩矩的官场老手更有用,因为他们胆子大,反应快,能扛事。 东北军后来逐渐强大,张作霖身边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文盲,有留过洋的学生,有曾经的地痞,也有死守规矩的老兵。 他把这些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从不强求他们去做不擅长的事,能管大局的就让他管大局,能死守门禁的就让他守门,只要各自的责任分明,他就放心。 这些做法在别人看来怪得很,可他不管,他信的只有一条:乱世选人,先看骨头,再看本事,骨头硬了才能担得起事;骨头软的哪怕再能打,最后也没用。 有人曾说,张作霖的成功全靠运气,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能在东北站住脚,是因为他用人用得准,他不怕得罪人,不怕外界非议,只要有人能担责任,他就敢给对方机会。 那天他选保镖的时候,听到那句话时露出的笑容,许多人都记得很清楚,那不是简单的高兴,而是一种确认,他找到了那个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 对他来说,这比找到一百个能打的拳师还要重要,张作霖这一辈子看人从来不看表面,他从一个被债主欺负的小子,熬成了东北的大帅,靠的就是这种从泥里爬出来的本事。 他从不信那些写在纸上的头衔,他信的都是人心里的那股硬劲,后来,哪怕坐稳了东北,他依旧没有改过这种习惯。 他的部下常说,跟着大帅办事没规矩不行,有骨头才行,张作霖自己也常说,宁可要一个能死守职责的,也不要一群会耍嘴皮子的。 (主要信源:《张学良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