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关于基孔肯雅热,这些知识要掌握!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张璐

近期,不少市民询问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又该如何预防?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叮咬传播,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罗小福告诉记者,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该病毒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传播。

那么,患上基孔肯雅热,会有哪些症状呢?罗小福介绍,一旦感染,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持续高烧不退,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疼到让人走路都打颤。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的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还伴有瘙痒感。

“暑假很多家庭有出游需求,建议出游前提前了解,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目前并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国内也无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罗小福提醒,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该病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和预防。

“蚊子选择叮咬对象时,更依赖实际生理特征和环境因素。比如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虫定位的核心信号,代谢旺盛的人,如孕妇、运动后人群更容易被叮咬。”市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任余慧表示,了解蚊子叮咬习惯更有利于做好防护。

市疾控中心提醒,如果您或家人近期已有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的相关旅居史,一旦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