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8年,粟裕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此后远离军界再也没被重用。陈赓对栗裕说:“你

1958年,粟裕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此后远离军界再也没被重用。陈赓对栗裕说:“你功劳很大,打仗厉害,容易遭人嫉妒,但是你又不会逢迎别人,当然就被别人冷落了。 抗日战争打响,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挺进江南,在韦岗设伏,歼灭日伪军不少,打开局面。1940年黄桥战役,他指挥部队击溃国民党军一万多,稳住苏北根据地,这仗打得狠准,敌军兵力比他多,他却用机动战术转败为胜。皖南事变后,任一师师长和苏中军区司令,指挥车桥战役,消灭日军几百,巩固阵地。这些仗,他总从实际出发,分析敌情,创新打法,比如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避免硬碰硬。 抗日八年,他领导的部队消灭日伪军最多,让日军头疼不已,大家都公认他是战术专家。部队里士兵信服他,因为他不光指挥,还注重后勤,关心伤员,生活上也接地气,不摆架子。1945年抗日胜利,他继续在华东地区整顿部队,准备解放战争。这些年积累的经验,让他后来在更大战场上发挥作用。但抗日时期,他也得罪过一些国民党将领,因为仗打得太狠,国民党内部有人嫉妒,传出风言风语。这时候,他性格直,不爱巴结人,已经显出端倪,在军内人际上吃亏。总的看,抗日阶段是他军事生涯高峰前期,战绩亮眼,但也开始暴露不善处理关系的弱点,这在和平年代更麻烦。 解放战争爆发,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实际负责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歼敌五万多,这仗从1946年夏天打起,他用分散敌军、逐个击破的办法,部队机动灵活,士兵在田野间转移,缴获不少装备。 接着宿北、鲁南、莱芜战役,一个接一个,孟良崮一役,全歼国民党74师三万多,张灵甫完蛋,那仗他判断敌情准,部队从山坡包围,速战速决。豫东、济南、淮海战役,淮海是高潮,歼敌五十五万,杜聿明被俘,他调整部署,协调多路部队,在雪地推进,创造奇迹。渡江和上海战役,部队过江攻城,歼敌十五万,汤恩伯跑了。这些仗,他不光靠胆大,还注重情报和后勤,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死守教条。解放战争三年,他指挥几十仗,战术创新多,军队到现在还学他的办法。 1955年授大将军衔,排第一,拿全一级勋章,之前华东军区司令,经验丰富,大家都说他战术高手。但这些战功,也让他树敌不少,因为打得太猛,得罪国民党残余势力,军内有些人嫉妒,觉得他功高震主。解放战争让他名声大噪,但也为后来埋下祸根,性格耿直,不爱逢迎,在高层人际上吃亏大。总的说,这时期他是真牛,靠实力说话,但忽略了人情世故,这在军内高层更致命。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从5月开到7月,主题反教条主义,整风整编,粟裕作为总参谋长参加,本来谈工作,结果卷进去。起因复杂,一是总参和国防部关系,早有报告反映,他坚持学苏联经验,被扣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帽子。还有个人主义指责,说他检讨像告状,越权调兵。会议批评激烈,彭德怀主持,粟裕多次检讨,承认不足,但指责越来越多,列举南麻临朐旧账,说他不会打仗。批斗分组,他一一答复。8月继续开,职务问题提上日程,31日政治局决定解除他总参谋长职务,黄克诚接替。他接受安排,从此不接触部队一线。这事让他远离军界,根源在工作疏忽,越权问题被放大,毛泽东认为不是普通错误,涉及原则。军内高层信不过他,坚持原则却不圆滑,人际吃亏。会议后,他的错误传达到团级地委,但没完全打倒,还能研究军事。 陈赓那话,是在医院说的,两人老战友,合作过淮海战役。陈赓点出粟裕战功大,指挥强,但性格耿直,不巴结人,容易遭嫉妒,从古今看,这种人日子难过。他俩谈过去战役,陈赓为粟裕辩护过,但陈赓心脏病重,1961年去世前,还叮嘱粟裕坚持原则。这话道出要害,粟裕不唯上,观点独立,得罪人,在人际上吃亏。1958年后,这话更显深刻,功高震主加不会迎合,双重忌讳,注定冷落。陈赓作为老同志,直言不讳,提醒粟裕现实残酷,但粟裕没改,坚持原则。 会议后,粟裕调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负责常务,重点研究军事理论。1958年9月上任,他翻资料,写文章,指导年轻人编战史,没一线指挥权了。1960年代,北京家里安静,读书散步,坚持原则,没卷派系。1970年代末,情况稳,继续任职,视察部队,给中央写报告,谈部队建设。1976年写战争回忆录,整理经验。晚年创建航空事业,当上海军管副主任,推动相关工作。 1984年2月5日,北京病逝,77岁。遗体告别,许多老同志来,讣告说他是杰出军事家,突出贡献。葬礼上,王必成说他被浪费人才,压抑多年。王必成老部下,当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替粟裕鸣不平。粟裕一生指挥几十仗,战术创新多,军队学到现在。事迹入史册,激励后人。后半生坎坷,蒙冤近四十年,到去世才平反,楚青推动。他从士兵到大将,靠实干,晚年闲职,但影响大,历史认可。去世后,头颅中发现三块弹片,战伤遗留,解释他常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