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三伏养生]“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调理有妙招

三伏天阳气蒸腾,是“冬病夏治”的黄金窗口期。那些秋冬易反复的咳喘、关节冷痛、畏寒乏力、心血管不适等“冬病”,多与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内伏相关。而三伏天的旺盛阳气就像天然助力,能让温热通阳、活血通络的中医外治法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伏,这也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节。下面就为您盘点几项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疗法,助您把握这段关键的养生窗口期。

01

三伏贴:借热驱寒健康过夏

三伏贴作为中医“冬病夏治”的代表疗法,近年来广受欢迎。它根据不同“冬病”辨证配方及选穴:

针对咳喘,贴敷肺俞、膻中;

针对关节痛,贴敷膝阳关、腰阳关;

针对心血管不适,贴敷心俞、内关。

借三伏热力助推药效渗透,既能驱散脏腑、经络深处的寒邪,又能激发穴位元气,对呼吸系统、骨关节、心血管等多系统的秋冬易发病均有预防调理作用。

02

三伏灸:艾火助阳通调全身

结合三伏天气与艾灸特性,根据体质选取核心穴位:

·关元(温肾)

·足三里(健脾)

·大椎(通阳)

艾灸的温热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改善胃寒和消化不良,温通经络、补养心气,让身体从里到外暖起来。

03

脐灸:脐通脏腑固本培元

以肚脐(神阙穴)为核心,敷以白术、干姜等健脾温肾药饼,上置艾绒施灸。脐部连通五脏六腑,药力与艾热协同作用,能健脾开胃、温补肾阳,改善秋冬易犯的腹泻、腹胀、手脚冰凉等问题,同时通过“后天养先天”,增强全身正气。

04

督灸:通调阳脉强体御邪

督灸是调理全身阳气的强援。以督脉为核心施灸,将特制药泥铺展于脊背,再铺置艾绒点燃。

借艾火的温热之力,结合药物功效,从背部核心经络向全身传导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三伏天施灸能更好激发周身阳气,推动气血运行,为心阳提供动力。

[温馨提示]

中医特色治疗讲究辨证施术,

需由执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诊疗效果因人而异。

慢性病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

结合常规治疗进行调理。

更多健康信息,您可以咨询专业医师。(达仁堂医院中医治未病科

三伏时光转瞬即逝,

冬病夏治重在“借势”。

让这个夏天成为体质改善的“新起点”,

秋冬少生病、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