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曹德旺给妻子陈凤英写信:“我爱上了别人,我要和你离婚,不过我会补偿你的!”原以为妻子会狮子大开口,没曾想陈凤英只提了两点要求,就让曹德旺乖乖的回了家,并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交给了自己。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夏天,福建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蝉鸣。曹德旺坐在简陋的书桌前,钢笔在信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这个34岁的男人正在给结发妻子陈凤英写一封足以撕裂婚姻的信,他坦承爱上了别人,决意离婚。 信末那句"我会补偿你"像把钝刀,既想斩断情丝又试图保留体面,谁都没想到,这封绝情信竟成了中国玻璃大王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 曹德旺的童年像坐过山车,1946年他出生在上海滩的富商之家,父亲曹河仁是永安百货的股东,家里佣人成群。 九岁那年全家乘船回福建老家的航程中,载着全部家当的货船沉入闽江,暴富神话瞬间变成赤贫现实。 这个曾经穿小西装的少爷开始光脚在田间放牛,饿得发昏时连田鼠都抓来烤着吃。 14岁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倒卖烟丝、贩运水果,在鹰厦铁路工地抡了三年大锤。 底层摸爬的经历锻造出曹德旺的狠劲,1976年他在福清市高山镇接手连年亏损的异形玻璃厂时,车间窗户破得用报纸糊,工人围着领导要工资。 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厂长,硬是带着技术员泡在车间研发出水表玻璃,第一年就扭亏为盈。 就在事业刚有起色时,他在出差途中邂逅了位年轻姑娘,知识分子气质让他这个"土老板"着了迷。 陈凤英接到信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没读过几年书的农村妇女既没哭闹也没要天价补偿,只平静提出两个条件,把三个孩子抚养权留给她,允许她继续照顾曹德旺瘫痪在床的母亲。 据说曹德旺听完当场红了眼眶,他想起结婚时连新娘盖头都是借的,创业初期妻子卖嫁妆给他当本钱,自己发烧时她整夜跪着替他刮痧。 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道:"那天我才突然看清,自己差点为一时冲动丢了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 回归家庭的曹德旺把全部精力投入事业,1985年他力排众议转型汽车玻璃,带着团队吃住在车间,用废玻璃做实验划得满手是伤。 三年后福耀玻璃拿下美国市场,把当时垄断中国市场的日本玻璃挤了出去。 如今福耀集团在全球11个国家设厂,宾利、奔驰的挡风玻璃都产自他的生产线,这个曾想抛妻弃子的男人,现在把公司股权全部登记在妻子名下,百亿资产由陈凤英实际掌控。 这段婚姻危机凸显出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家的典型困境,很多草根老板在财富暴涨后迷失自我,曹德旺的悬崖勒马显得尤为珍贵。 他后来在采访中说:"男人要知道什么值得炫耀,什么值得珍惜。手表可以买百万的,但妻子永远是原配的好。"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当下离婚率飙升的年代反而成了稀缺品。 曹德旺对发妻的愧疚转化成了惊人能量,他给老家福清捐了120亿建学校医院,疫情期间全球采购防疫物资。 美国工厂纪录片拍出中美文化碰撞时,观众发现这个倔老头办公室最显眼位置摆着全家福。 当年那个差点离婚的毛头小子,如今和妻子出门依然习惯性牵着手。 最新消息显示,78岁的曹德旺今年又捐出100亿建公办大学,陈凤英依然是他所有慈善基金的共同签署人。 在福耀集团官网的创始人简介里,婚姻状况栏始终写着"已婚"二字,那个炎夏的离婚信,最终变成了一封迟来四十年的情书。 主要信源:(中国国情——曹德旺《心若菩提》:我和妻子从年轻到白发都黏在一起,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海峡网——这个福州男人,拥有亿万身家,却娶了个文盲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