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丹阳丹北镇入选“2025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

金山网讯7月26日,“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发布的《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引发关注。丹阳市丹北镇上榜“2025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成为镇江唯一上榜乡镇,排名第83位,较去年提升7个位次。这一跃升的背后,是丹北镇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根基、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实践。

产业集群筑基“三大光环”托举百强镇硬实力

丹北镇的崛起,离不开其深厚的产业根基。

这里素有汽车零部件之乡、五金工具之乡、新型机械之乡“三大光环”。该镇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76家,是亚洲最大的农业机械、园林机械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高速工具钢、麻花钻生产基地,2024年获评“中国五金工具新质生产力示范基地”,麻花钻、金刚石锯片、合金锯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2024年全镇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10.5亿元。该镇汽车零部件产业实力雄厚,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产品覆盖车灯、仪表台、线束等千余品类,车用智能照明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销售237亿元。全镇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0%。

“产业是丹北镇的核心优势。”丹北镇党委书记崔晓敏表示。从高速工具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到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第一方阵,丹北镇用产业集群的深厚扎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创新密码破局“技术突围+人才引领”双轨并行

面对产业升级的时代命题,丹北镇选择以创新破题。在五金工具领域,天工国际攻克钛合金、粉末冶金等“卡脖子”技术,其7000吨快锻一体成型项目打破国际垄断;在农机装备领域,沃得集团累计投入10亿元致力于拖拉机、收割机和采棉机的研发技改,产品辐射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额逆势增长65.5%;汽车零部件主攻轻量化饰件、智能化座舱、三电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迅驰、常诚、新泉等企业与理想等整车龙头企业联动生产、就近配套,延续年销售额超20%的强劲增势,力争打造300亿级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产学研深度融合。2024年,丹北镇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亿元,有效发明专利97项。五金工具依托成都工具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品升级;丹金航空与浙江大学携手,成功攻克大飞机碳纤维尾翼技术;唯益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实现板式换热器的国产替代;江龙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创新轻量化汽车内饰的关键工艺。人才引育方面,该镇通过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机制,为产业迭代储备后备力量。

“技术突围、人才引领,是丹北创新驱动的‘两条腿’。”崔晓敏介绍,通过链主企业引领、高校资源对接、核心技术攻关,丹北正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跃升。

项目红利释放“内生外引”跑出发展加速度

连续4年GDP增幅保持7%、蝉联丹阳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等次……丹北镇的亮眼成绩,与狠抓项目的战略密不可分。“内生外引”的差异化路径,成为激活经济动能的关键。对内,丹北镇鼓励在地企业技改升级:迅驰车业将研发总部从上海迁回丹北,丹阳帝宝增资2000万美元布局新能源车灯研发。对外,该镇依托产业链优势精准招商:大赛璐汽车安全气囊项目与奥地利企业的落户,有望使丹北成为汽车安全气囊产业新高地。

“抓项目就是抓未来。内生项目是‘处’出来的,外引项目是‘跑’出来的。”崔晓敏说。2025年,丹北镇推进18个技改项目,总投资34亿元;同时锚定新材料、新能源汽配等领域,跟进8个总投资72亿元的在谈项目。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与链式招商的韧劲,正让“跑出加速度”从愿景变为现实。

从传统制造重镇到新质生产力高地,丹北镇的进阶之路是镇江乡镇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站在新起点,丹北镇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乡村振兴先行区,为全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丹北样本”。(记者曹源佘记其通讯员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