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朝天录》、《燕行录》笔下的明清时代的中国印象杂录

火耀西南 2024-08-19 21:08:52

文/编辑:nirvana

前言

李朝,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立后,便与中国的明朝和清朝保持着频繁的使节往来。这些使节们带着国王的嘱托,跨越山海,走入了中国的大地。

他们在这里见证了不同的风俗人情、城市繁华与朝廷的庄严。回到朝鲜后,使节们通常都会被国王召见,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一一汇报。尤其是随行的书状官,他们的责任尤为重大,必须将旅途中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呈报给国王。

而这些记录不仅成为国王了解邻国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在这些记载中,访问明朝的记录被称为《朝天录》,记录清朝之行的,则被称为《燕行录》。每一卷《朝天录》和《燕行录》,这些留下来的文字,不仅是外交往来的文献,更成为后世了解明清社会的珍贵史料。

这些记录以一个外来者的独特视角,从繁华的城市街道到威严的宫廷仪式,从民间的风俗人情到朝廷的政治变迁,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是通过这些细腻而详实的文献,我们得以一窥一个不一样的明清时期的中国。

崔簿则这样记录明朝时期的江南(1488年 )

在江南地区,各种府城、县城和卫所非常繁华,景象壮丽,很难用语言完全描述清楚。

不管是镇子、巡检司、千户所、寨子、驿站、集市,还是乡村、堤坝,方圆几里到二十多里的范围内,房屋密密麻麻,市场沿街而建,楼台互相映衬,河里的船只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这里出产丰富的珠宝、金银、稻米、盐铁,还有各种鱼虾,牲畜种类也很齐全,像羊、鹅、鸭、鸡、猪、驴、牛等。

此外,这里还盛产松树、竹子、藤、棕榈,以及龙眼、荔枝、橘子、柚子等水果,都是全国最好的。

古人称江南为美丽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的物产丰富,生活富足。

而在江北地区,比如扬州、淮安以及淮河以北的徐州、济宁、临清等地,虽然不在江南,但同样繁荣富足,尤其是临清最为繁华。

不过,在一些偏远的小镇、驿站和村庄,人口就比较少了,显得有些冷清。再往通州以东走,人口越来越稀少,过了山海关后,走一百里路才能看到一个小村庄,村子里只有两三间草屋。

虽然人少,但原野上依然有成群的牲畜,像羊、鸡、猪、驴、骆驼、牛、马等,树木也非常茂盛。再往南走到八渡河,就更荒凉了,几乎没人住在那里。

尿壶

在这个地方,居民家中没有专门的厕所,大小便都用容器接住,然后再丢弃。

尿壶的形状像一只鸭子,开口像酒壶。我们国家的人初次见到时,误以为这是用来盛酒的器具。而当地的胡人看到我国的尿壶时,也把它当作是盛饭的器具,这真是个有趣的误会。

在北京城内的偏僻小巷中,常常会有深坑,这是人们用来丢弃废物的地方。坑满了以后,就会被运到田地里作为肥料。此外,路边也设有公共厕所,厕所门楣上挂着用纸制作的小木橛,供人使用。路人如需使用厕所,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

洪翼汉眼中的明朝(1624年)

在明代的中国东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已经开始展现,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令人瞩目。朝鲜使臣洪翼汉在他的作品中,记录了他亲眼所见的中国城市济南的繁华景象。

在洪翼汉的眼中,明朝时期的济南城展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城内人口众多,房屋林立,牌楼随处可见,堪称山东地区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城外的店铺和市场更是环绕了数十里,来往的车马川流不息,街道上人群熙攘。

走在济南的街头,到处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巷子里布满了各式精美的店铺,酒楼挂着青色的帘子,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

年轻女子们梳着精致的发髻,脸上化着妆,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城门附近,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

再当他途经龙山驿一带时,惊喜地发现田地间种满了梨树、栗树、柿树、枣树和胡桃树。当时,正值果实成熟,许多果子掉在地上。

然而,路过的孩子们对这些散落的果实却视而不见,甚至连一个都不去捡来吃。对此,洪翼汉由衷地赞叹道:“中国的廉耻之风,竟然在小孩子们身上都如此鲜明。”

闵鼎重 出使中国(1669 年)

闵鼎重眼中的康熙:

康熙这个人性情急躁,常常暴怒,认为对事物的细察就是明智。他惩治辅政的大臣们,以防他们专权结党。然而,由于诛杀过多,他心中积累了许多猜疑。无论事情大小,他都要亲自过问。

在选用人才时,他先问宰相和执政官员某人是否贤能,如果宰相推荐某人,他就会怀疑这是党派私情,因此不用这个人,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选人。因为他的猜忌,宰相和官员们都感到害怕,不敢提出意见。

康熙打击贪污、提拔廉洁之人,刑法非常严厉,但他听取的意见大多来自与他有关系的亲戚或依附他的人。

一次,有人献上貂皮,康熙问对方从哪里得来的,回答说是从别人那里买的,因为毛皮非常好所以献上。康熙于是要找卖貂的人,责问他说:“得到这么好的貂皮,为什么不献上而是卖掉?”然后将其处死。

还有一次,他小时候的玩具交给库房保管,后来要回时发现许多遗失了,他就把掌管库房的人处死了。

由于这些行为,人人都害怕被诛杀,人们非常担心祸起萧墙。

闵鼎重出使中国的时间较早,康熙帝还未真正施展手脚,中国社会也未完全进入稳定繁荣的状态

崔德中1713年

寺里有一位年近九十的僧人,耳聪目明,我与他交谈。我问他,甲申之年(即1644年)时,他年仅二十一岁,是否还记得那时的情景?

他答道,当时他早已出家,自然知道。我又问,我们现在的衣冠与明朝时一样吗?他答道,基本一样,只是现在没有了笠帽,大家只戴冠或帽子而已。

我又问,当年李自成之乱时,他是如何避难的?他回答说,他当时躲在玉田地区的山谷中。

我再问他清朝初年强制剃发的情况,当时人们都顺从了吗?

他说,当时确实强制剃发,许多人因此自杀,或者被囚禁、殴打。

一年之后,所有人都剃发了,如今已经成了习惯,不论是喜欢还是痛苦。

我听后感到非常悲愤,没有再问下去。

康熙去世的那一天,天下大乱的可能性是显而易见的。在那时,我国(可能指的是明遗民或其他势力)免于受害也未必能保证。

假如有聪明的人能够趁着清朝的内乱,联合蒙古,夺取沈阳以北的地区,那么中原地区必定会有内应响应,形成内外呼应,先发制人,这样就可以避免受到清朝的侵害。

但是,如何善后策划这一行动,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的事情。不过,要拿下沈阳、宁古塔等地,似乎并不困难。

清朝的君臣把当今天下视作暂居之地,对城池、楼台、观殿任其损毁,从不修缮。所有的政令和官制都沿袭明朝的制度,也没有什么约束。

他们坚持满汉并用语言,但以满语为主,可以看出他们不忘本源,同时也不违逆民意。

此外,清朝统治者节俭自律,国库充盈,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百姓生活安乐。统治者每日勤政,文武俱备,并使各级职官无权势,因此,民众中没有人敢怀有猜忌之心,只是忧虑自己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他们的治国之术,显然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然而,虽然清朝的统治方式简单有效,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上下之间没有区别,贵贱之分不明显,这并非帝王之道。

此外,满洲风俗已经深深植根于百姓之中,这种胡风早已形成,衣服短窄,餐具腥臭混杂,已经完全变成了胡人的风俗。

即使有明智的人再度兴起,恐怕也很难改变这种已经根深蒂固的恶习。而且,在江北地区,胡俗风气必然更加盛行,令人痛心不已。

洪大容1765年

朝鲜人对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一些看法

在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进入中国,西方人开始与中国交流。有人通过数学传播他们的宗教,也擅长制造仪器,尤其是在天文观测方面,他们的技术非常先进,远超汉唐以来的水平。

利玛窦去世后,西方航海来到中国的人络绎不绝。中国人对这些西方人感到好奇,并采纳了他们的技术,有些有兴趣的人甚至学习了他们的学问。

到了康熙末年,来中国的西方人越来越多,康熙皇帝采纳了他们的技术,编写了《数理精蕴》一书,交给钦天监(负责天文历法的机构),成为天文历法的基础知识。同时,康熙还在京城内建了四个天文台,安置这些西方人,称之为“天象台”。

从此,西方学问开始在中国兴盛,所有讨论天文的人都尊奉他们的技术。

古代虞夏时期,羲和氏失去了天文测算的职务,导致技术没有传承下来。

自汉代以来,虽然有一些杰出的人物如洛下闳、张衡和唐代的僧一行等人,改进了天文技术,但对于岁差等复杂问题,仍未能详细掌握,原因是他们依靠臆想而不是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推算。

而如今的西方方法,基于数学,结合仪器,能够精确地测量万物的形状和天体的运行,凡是天地间的远近高低、大小轻重,都能通过这些仪器精确测量,达到了汉唐时期所未有的水平。

自康熙以来,东方的使臣来到北京时,常常到天象台求见西方人,西方人也热情接待他们,让他们参观天象台内的各种奇特绘画、神像和仪器,还赠送洋产的珍稀物品,使臣们因受贿而感到高兴,每年如此。

然而,东方人的习俗骄傲浮夸,对待西方人多有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使臣接受了西方人的馈赠却不回报,使得西方人逐渐对他们感到厌恶,后来求见时常被拒绝,即便见面也不再热情接待。

朴思浩1828年

通州

通州西门上有一块匾额,题字为“神京左辅”,意思是通州是京城的重要辅助城市。通州繁华美丽,富足的程度仅次于皇城。沿着河道,上下停满了船只,这些船大多来自江南。

船只的构造十分讲究,上面设有木板屋,涂上了丹红色的油漆,四周开有窗户,栏杆上还贴着琉璃。

船屋内布置着书画、床凳等家具,显得非常精致稳固。由于船只离岸较高,特意设置了长长的杉木板,约有四五间房屋的长度,用来连接船只与岸边。人们走在上面,上下船时都感到十分艰难。

一次争端

事件发生在河边,当时人们在河边停留,从早到午都没有竞争渡河的情况。到了下午,两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胡人出现了,他们戴着悬挂翠羽的帽子,穿着狭袖短襖,手持藤鞭,一跃登船,四处冲撞,将我的马赶出了船。

这两个胡人的豪健和骁勇令人畏惧,他们毫无惧色地驱赶马匹和人群。此时,私商的车马也陆续赶到河边,两岸车马云集,人们隔河相望。

这两位胡人仗着自己的勇猛,无所畏惧地驱赶人马。

一个名叫君一的判事马头出面了,他是宣川人,身高八尺,勇气过人。他拿起一块三四丈长的木板,放在船头,跳上船,挥鞭打向两个胡人,气势逼人。

两人随即展开激烈的鞭打战斗,其中一个胡人被打翻在地,另一个胡人继续作战。两岸的人们齐声喝彩,场面如同战场。君一的帽子也在战斗中被打破,而两个胡人的帽子也被扯掉,光着头互相对峙。

一个胡人愤怒地大声说道:“我们的老爷在寒风中停车了一整天,若是等你们先渡河,我们的老爷就要等到深夜才能渡过。”

君一怒目而视,说道:“你们的老爷是谁?朝廷命令各地官员护送我们国的使者,又有领送官员,你们竟敢不遵守朝廷的法令,殴打人马,争抢渡河,现在我将向领送官报告,转奏皇帝。你们的老爷纵容你们行恶,该当何罪?”

一个胡人反驳道:“皇帝?谁知道?皇帝?谁知道?”君一不断提到“皇帝”,试图以此震慑胡人,但对方以“谁知道”来回应,使得君一的威慑效果减弱,场面也变得无计可施。

在这场混战中,我站在高处,看到三人不顾性命地斗殴,急忙命人捉拿他们。首先拿下了君一,准备棍打他,严厉地斥责他的罪行:“你不懂法令,与上国人斗殴,若是伤人性命,你将如何承担?”

然后又捉拿了两个胡人,温和地对他们说道:“你们闹事、打人,本是小罪,但你们竟然说‘皇帝谁知道?’难道你们这些上国的官员真的不知道皇帝的尊严吗?”两个胡人由愤怒变为笑脸,连连道歉。

我随即命令君一停止动用人马,先行渡过工部侍郎。两个胡人连连叩头后离去,随即登船渡河。侍郎还特意向两胡致谢。

此事反映了当时我朝廷对皇帝的尊崇,以及在交通要道处,地方官员仗势欺人的弊端。

朝鲜文人金昌業——姜女庙1711年

一个晴朗而寒冷的日子里,作者沿着河流前行,并在到达山海关后的见闻。

一早,作者在晨曦中的明月照耀下启程,行走约一里左右,来到了一个叫做“贞女庙”的地方。这个庙位于野外的一座小山丘上,是用石头建造的。

相传,这里供奉的是贞女许孟姜,她的丈夫范郎在秦朝时因修筑长城而去世,许孟姜在得知丈夫死讯后,伤心欲绝,哭泣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她,在此地建立了这座庙。

庙中塑有一位女子的雕像,左右两侧有两个童子侍立。左边的童子手持伞,右边的童子手持带子。传说这两个童子是贞女的孩子,而伞代表出行的用具,带子则象征她丈夫生前常穿的腰带,都是女子带来的物品。

庙门上刻着“圣之贞”三个字,两边的柱子上刻有对联:“秦皇安在哉?虚劳万里筑怨”,“姜女未亡也,尚留片石流芳”,旁边还注明这是宋朝文丞相文天祥所写。庙内还有很多题咏的碑文,但无法一一记录。

李海应

夷齐庙

在进入城中百余步的地方,便是夷齐庙。庙前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敕赐清节庙”,这是明朝万历年间李顺所书。牌楼的南面设有土墙,墙上书写了“清风百代”四个大字,字形大如股肱,是崇祯年间陈泰来所写。

不过,“风”字由于墙体坍塌几乎无法辨认。墙旁还有永平守孔继圻的题字。碑文题为“数圣遣墟”,右侧用细纸书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对伯夷叔齐的尊敬和敬仰。这段碑文是乾隆壬子年间立下的。

庙门的左右各立有一块碑,左边刻着“忠臣孝子”,右边刻着“到今称圣”,分别由陈泰来和李顺题写。进入牌门后,还有东、西两个牌门,东边题写“天地纲常”,西边题写“古今师范”。外门内又设有一门,上面写着“清风可挹”四个大字。

庙门上方有一座小楼,用乌石镶嵌在墙壁上,并刻有碑文,略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祭祀二君(伯夷和叔齐)的情况。元朝至元年间,追封伯夷为“照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

在庙的外门内,还有东西两块碑。西边的是永平知县王璽在明成化年间所书的祭文碑,东边的是康熙乙巳年重建时立的碑。

庙内有一座大殿,殿内立着三块碑。第一块碑刻着孔子的话:“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第二块碑刻着孟子的评语:“伯夷叔齐,圣之清者。”第三块碑则记录了曾子的评语,描述了伯夷叔齐的高洁品行,以及他们在天下立下的声名。

通过这些碑文和建筑,进入大殿。大殿内有一个龛,上面题写着“古之贤人”,是乾隆的手笔。

龛内有两尊雕像,分别是伯夷和叔齐,两人并肩而坐,形象非常相似,但伯夷的塑像稍显瘦削。两人都戴着冕,穿着朝服,手持笏板,表现出王者的仪态。

墙上镶嵌着两处石刻,亦为乾隆所作的诗句。

在大兴县,如果有人在顺天府的省试中考中,报喜的人会敲着锣,拿着红纸单子,上面写着考生的名字,飞快地向家里报喜。省榜一出,便有人将考生名字编成《题名录》出售,人们会购买一本,以便查看熟人是否榜上有名。

因此,有句俗语说:“一举成名天下闻。”不过,过了一个月,人们便会淡忘这些名字,只有会元(即乡试的第一名)即使百年之后,名字仍会被人记住,官至宰相时,甚至会被称作“状元”。探花(即科举第三名)也享有类似的荣誉。

当状元被宣布时,皇帝会坐在大殿上,打开午门,大清门。状元一人骑马从中门出,由顺天知府执鞭送状元归家。皇帝赐锦袍,锦袍是宫人专门制作的。

状元的夫人乘坐车舆,到本省城楼上,撒下五谷,被称为“压荒”,意为将福气分给众人。状元则受到府县官员的宴请款待,城中百姓倾城而出,争相观看。

此外,外省的总督、巡抚的仪仗队也会一路传送,场面盛大。道府以下的官员传递呼唤,开启大门,列戟、鼓吹、放炮,而状元初到时,府县官员还会为其竖起旗杆。状元携带夫人游城的仪仗几乎不亚于总督、巡抚。这些都显示了考中状元的巨大荣耀。

房屋

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的房屋建筑,大多都是朝南而建。即使是普通人家,房屋的梁也至少有五梁,梁长者可达二十多尺,小的也有十四五尺。较大的房屋则有七梁或九梁。

房屋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曲折设计,且布局宽敞高大。即使是富豪之家,也只是前后两排房屋依次排列,前面中间为大门,两侧设有窗户。

东西北三面都筑有围墙,北墙中间还有一个门,与南门相对通行。

前后门之间是正堂,堂的左右各有门,通向室内。室内设有炕,炕高而适宜居住,长度占据了一间房的大小,宽度足够容纳卧铺。

室内还设有灶口,用来生火取暖。火势旺盛,若有风引,炕上也不会有烟气。烧火后,用砖堵住灶口。富裕人家会在灶内安置釜,炕外铺砖整齐;

贫困人家则不如此。且客堂一般没有安置釜的灶。门窗皆从内侧开关,门轴不使用铁,而是用木舌转动。

在官殿、公廨、寺观,以及公侯、驸马之家,房顶皆使用鸳鸯瓦,而私人住宅则不允许使用鸳鸯瓦,只用一般的瓦片,交错排列如鱼鳞。

官衙使用黄瓦,而青瓦则用于青官建筑。亲王、郡王的府邸也使用青瓦。房屋的墙壁通常用砖建造,并且雕刻精美,有时还加上青绿彩瓦。墙壁表面则全部用石灰涂抹。

从风城到周流河一带,多为草屋居住;而从周流河到山海关,则以土屋为主,间有瓦房,几乎看不到草屋。

店铺的门外都涂有纸并加上油,南向和东向的门在阳光照射下明亮夺目,适合在门下读书写字。窗内另设有“映窗”,可以从内侧开闭,这就是所谓的“外窗而内户”。

南方没有烧炕的习惯,仕宦之人即使在京城过冬,也不求温暖,只设卧榻,铺设帷幔。否则,可能会患病吐血。

草屋的茅草顶不编织,只是捆扎后密密地排列,底部厚达一尺以上,并在屋脊上涂泥灰,使其坚固如瓦屋。或使用蜀秸、麻秸作捆束,避免渗漏。

从周流河到山海关,有些房屋平铺泥土,或盖以木板,或用薄石修葺,不起屋脊,这种房屋被称为“无梁屋”。

据说,这是明朝后期为了表达“无上”的思想而设计的,因为旷野中的强风常常拔起房屋,所以平整屋脊以减小风力。

贵族之家并不建造高大门楼,只是将门涂成朱红色。普通百姓家的门多涂黑或青色。富贵人家则在大门内设一炕,摆放床、桌、笔砚等物品,由管家(称为“厉直”)居住。

客人到来时,管家负责接待处理事务,但非亲友不轻易入内。

都城中的人家门上悬挂一盏灯,仕宦之家则在门上标注现任衙门的名字,并在门前设立一道墙,上面贴着红纸和丹榜,列举曾经担任的官职,往往多达十余项。

李宜显1720、1729年

1720年

此地的梨果小如鸡蛋,但味道非常好,甚至熟透的梨也非常美味。

柿子相比我国产的要大得多,但味道淡而无味。经过干燥处理后成团的柿子,味道稍好一些,但甜度仍不如我国产的“蹲柿”。栗子、榛子、石榴、沙果等水果味道都很一般。

唯一特别的是山楂,个头大如李子,没有虫蛀,肉厚味佳。葡萄中紫色的味道最好。大枣比我国产的要大,肉厚核小,特别是“黑枣”,尤为出色。

柑橘品种多达六七种,味道都很好,其中乳柑的皮像柚子,味道极佳,但个头最大的柑橘味道酸涩,无法食用。

荔枝、龙眼等水果来自南方,多是干果形式,颜料较多。作者曾在前次出使时尝到过新鲜的,味道极佳,但此次未能品尝,甚为遗憾。

西瓜子呈圆形且黑色,瓜肉厚实,比我国产的尖薄瓜子要好。市场上常见西瓜,男女老少皆喜食用。槟榔产自南方,坚硬无法食用,且味道辛辣涩口,但燕地的人常将其放在囊中,时常咀嚼。

此地的五谷杂粮种类齐全,其中高粱最为廉价,其次是大豆,再次是粟米。大豆呈黑色,颗粒小且扁,与我国产的黑豆略有不同,味道也不佳,多用于饲喂牛马。

当地人多用小米和高粱做饭,其中高粱用得最多。间或有旱稻米,且北京有水稻米。

水稻米产自水田,颜色白如银,但煮饭后仍然比较硬,不过比旱稻米要好些。总体而言,稻米质量远不如我国产的,因此当地的皇帝也以我国进贡的稻米作为日常膳食之用。

1729年

当抵达沈阳城门外时,人们需要下马,收起伞盖。这里有宫殿,与北京城的宫殿相媲美,因此按照规矩,不允许乘轿进入城中。到了未时,进入察院(相当于监察机构)。

沈阳也称为盛京,城方圆约两里,每个方向有两个门,共计八个城门。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呈井字形布局。南北两门与东西两门的交汇处都有十字楼,街道两旁的房屋密集,市场繁荣,物品丰富多样,人群熙熙攘攘,让人感到十分新奇。

这座城是丙丁年后,昭显世子、孝宗大王曾被拘押的地方,以及清代三位学士被拘禁的地点。询问有关馆寓的具体情况时,却没有人知道,令人叹息。

文中提到的“宝胜寺”是汗(大汗,即统治者)的愿堂。寺庙殿宇的中央排列着许多佛像,左右两侧的廊舍极其奢华。

雕刻的栏杆和曲折的围栏金碧辉煌,屋顶覆盖着黄碧色的瓦片,守寺的僧人都穿着黄色衣服。阶下的东西两侧设有碑阁,西侧的碑文是胡文,东侧的碑文是楷书。

寺庙前的匾额题写着“莲花净土宝胜寺”,据说是崇德三年所立。寺院庭院中有七株苍松,并与丁香、海棠和侧柏等植物混合种植。自风城以来,未曾见过一株松树,而如今在此看到松树,显得格外珍爱。

关帝庙

在古代,每家每户都供奉关帝的画像,早晚焚香,店铺也是如此。关帝庙中必然供奉佛像,而佛寺中也会供奉关帝,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僧人和道士一体尊奉关帝,从无分歧。

在有村庄的地方,必有寺庙或庙宇,如辽阳、沈阳、山海关等地尤其多。而在北京城内外,寺庙的数量几乎占到房屋总数的三分之一。

然而,即使是大的寺庙,僧侣的人数也不过数十人,道士则更为稀少。

自凤城以北,有村庄的地方必定有神庙或佛寺。即便是小村庄,也会有土地庙,庙虽小,但供奉的方式庄严。

关帝则几乎在每家每户都有供奉,或为画像,或为塑像,朝夕焚香顶礼,体现了人们对神佛的深厚信仰。

关帝庙遍布天下,即使在偏远的边疆地区,数家小村庄中也有华丽的庙宇。庙会时,人们争相赶去,不愿落后。

在从栅栏到皇城之间的两千余里路程中,庙堂的大小和新旧参差不齐,但在辽阳和中后所的关帝庙尤为著名,以其灵异而著称。

皇城内的白马关帝庙,以及正阳门右侧的关帝庙,都记录在祀典中,每年五月十三日,太常寺会派遣官员行礼,民间香火格外旺盛。当国家遭遇重大灾难时,也会祭告关帝。

明朝万历年间,特封关帝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这一旨意被传达,并刻在南关庙的墙壁上,是对关帝的至高敬仰。

李岬1777年

清朝人的冠服(服饰),他们自己看了都感到不太满意,我们国家的人也常常嘲笑他们。然而,当看到穿着团领、乌纱帽和宽袖长衣的我们国家的人时,他们却不敢嘲笑,甚至连妇女和女子都会仔细地看着,并暗自欣赏。

因此,当清朝人戏谑我们国家的人时,即便有官员穿上清朝的服饰,他们也不会让清朝的服色强加给我们国家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对这种服饰感到厌恶和痛苦。

每当与清朝人谈论他们的服装制度时,汉人常常会显得尴尬而感到羞愧。清朝人询问我们国家的服色时,有些人会回答说:“这是中华的传统制度,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才是令人喜爱的?”

清朝人也承认:“我们现行的王法也有许多优点。”

当被问到具体的理由时,他们解释说:“我们剃光头发,所以不需要梳理打理;上下穿同样的衣服,没有名分的差别;服装制度简单便捷,从事各种工作时也没有妨碍。”

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便利之处。

有见识的人可能会说:“这就是我们祖先曾经穿过的服饰,我家里还保留着旧时的衣物,有时会拿出来欣赏。你们穿着华丽的服饰,难道不羡慕吗?”听了这些话,我不禁感到悲伤。

然而,到了明朝时,团领和华冠等物品都被归为戏剧演员的服饰,几乎没有旧时的制度可循。尽管元朝曾统治中国,但当时天下人仍未剃发。

而如今,整个天下都穿着胡服,中华的文物礼仪荡然无存。先王们的传统服饰,现在全部成为戏剧演员的玩笑之物,任意改动。明朝的古制逐渐远去,最终消亡,恐怕再也无法见到。

至于外国四夷来朝时,几乎都穿着他们的左衽(指衣襟向左掩的胡服)和夸张的侏儒服饰。即使是安南(越南)虽然自称戴冠穿带,但披头散发、涂黑牙齿,也不能算是华制。

如此情况,真是天地长夜,不知江南是否还有识之士,能够继续传承殷礼。这真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感慨。

金景善1832年

白云观

这座道观位于西便门外数里远的地方,是道士们的居所。虽然现在不如古时那样兴盛,但仍有数百人居住。道观前立有大牌楼,牌匾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门内设有三座拱桥,用来疏导观中之水,桥拱高耸如同倒挂的彩虹。

正殿匾额上题有“紫虚真气”四字,殿内安放着玉皇大帝的塑像,帝王之服一应俱全。殿内还供奉着三十三天帝君,他们都戴着旒冕,手持圭玉。

诸神将的形象各具威严,三头六臂,手持兵器。庭院中有两座碑,碑文颂扬玉皇大帝的功德。前殿供奉着南极老人星君,他骑着一只白鹿。

左殿供奉的是斗母,右殿供奉的是丘长春。丘长春即为元世祖的国师。

道观的东西廊屋共有上千间,道士们分别居住在此,环境清净幽雅。馆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画和文物,锦卷玉轴充满了整个建筑,摆满了各种古董器具,这些宝物都极其珍奇美妙。馆内的屏风、书画皆为稀世珍品,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的正月十九日,是道观主神的诞辰,因此在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士女们云集于此,十分热闹。

出门外后,戏班正在准备演出,观众如墙般密集,场面十分壮观。

清朝入主中国后,规定男子都要剃发,而女子则继续沿用明朝的服饰制度。满族人普遍身材丰硕,生育较多,通常生七八个孩子,这似乎表明他们的运势依然旺盛。

清朝人不太擅长文雅,所以大多性格淳朴诚实。

然而,随着在中国时间的增长,他们开始崇尚文教,因此他们的风俗逐渐衰退。汉族人大多轻浮狡诈,而南方人尤其严重。

汉人中身居朝廷的人与满族人各占一半,但汉人常有寄人篱下、谨小慎微的感觉。

汉族女子普遍化妆,而满族女子则不化妆。汉族女子缠足,满族女子则没有缠足。

缠足的习俗始于南唐李后主的宫人李眘娘。她从小就缠足,使脚弯曲且尖细,形状像弓,以此来取悦他人。耳坠、臂环以及发髻装饰,汉族和满族女子都相同。

口红的涂法是在唇尖上抹一点,看起来就像含着红珠子。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女子,大多都长得很美,而关外(东北地区)更是以美人众多而著称。

剃发的方式是只剃头顶周围的头发,剩余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后面。男童的头发分为两条辫子,成年后合为一条辫子。

女童则将头发编成辫子垂下,就像东方的习俗。出嫁后,女子将头发盘成发髻,像古代的做法。男子在二十岁以前,全部剃去胡须,因为这样便于拉弓。

二十五岁以后,男子只剃胡须,保留髭须。三十岁以后则不再剃去胡须。

清朝人都能讲汉语、读汉书,而汉人却不懂满语、满文。因此,凡是在清廷衙门里处理的机密事务,都是用满语,奏折和文书都用满文翻译。

然而,在乡里巷间,满族和汉族都使用汉语,因此满族的后代很多不懂满语。皇帝对此感到忧虑,于是每次都选年幼聪明的孩子送到去学习满语。

0 阅读:12

火耀西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