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专家:母亲吃了太多塑料!

多一点奇闻 2024-09-16 17:54:44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每天接触的食物和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或许正是这些物质才导致自闭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出现!

就在今年1月份,《科学报告》发表了一项研究,也被看作自闭症防治的一大突破。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产前暴露在双酚A环境中,就有可能会改变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增加胎儿患上自闭症的风险。

先说一说自闭症,虽然很多人知道这种疾病,但却不清楚这种疾病的病症和发病原因。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常见的疾病类型有冷漠型、主动但怪异型和被动型。

因为患儿通常会表现出孤独、自我封闭,因此也被叫做孤独症。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互动是自闭症的主要病因,并且遗传度可达80%~90%。

大部分的患儿在儿童时期就出现明显的异样,比如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明显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

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童的孤独症患病率略高于女童,而且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是一种逐渐普遍的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

大部分的患儿会在三岁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比如从来不主动发起社交,和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社交形式非常奇特,无法理解他人的情绪,不理解,也不遵守社交规则。

而且超过70%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一种或多种共病的精神障碍。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只有一些具有辅助性的对症治疗,而且孤独症会伴随一个孩子一生。

根据我国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0~6岁患有精神残疾的儿童当中,其中36.9%的精神残疾儿童患有自闭症。

根据现在的最新研究,导致患儿患上自闭症的原因,可能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名叫双酚A的物质有关。

双酚A也叫BPA,它是一种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

一旦这种物质进入人或动物的身体以后,会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导致神经突触形成、神经元分化。

根据临床分析证明,以上这些又恰恰和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密切的联系。

科学家做了一组对照实验,一组新生幼鼠在孕期就暴露在双酚A的环境中,而另外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这一数据令人非常意外,在胎儿时期就暴露在双酚A环境中的雄性幼鼠和雌性幼鼠,比对照组的幼鼠在海马体区域上,分别有2078个基因和3522个基因存在显著差异表达。

这个实验数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孕妇在孕期如果接触过多的双酚A,会直接导致胎儿在出生后患上自闭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环境的孕妇。

其实双酚A这种物质很常见,说白了其实就是塑料材料,在我们使用的饮水机、食品容器和可重复使用的瓶子中,都可能见到双酚A的身影。

因为在塑料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让塑料变得更加坚韧,从而更能适应更多的生活应用场景。

这些物品在和食物接触的过程中,就可能导致双酚A转移到食物中,并且因此进入人体。

我们的人体并不需要双酚A,所以这种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会被逐渐代谢,正常情况下会经过两个阶段。

在人体的第1个代谢阶段,一般会代谢掉一些极性活性代谢产物,双酚A在该代谢过程中可能会随着自由基的产生诱发氧化应激,因此产生对人体毒害较大的代谢产物。

只有少部分的双酚a会通过第一阶段进行代谢,不过大部分的双酚a会经过第二阶段进行代谢。

也就是一些急性非活性代谢产物的代谢途径,主要通过胆汁、尿液的途径排泄,也是目前为止认为较为安全的一种代谢。

目前没有明确数据证明,双酚A在进入人体以后能够全部排出体外,所以体内可能还会残留一小部分的双酚A。

其实双酚A从塑料转移到食品,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温度。

在正常室温情况下,双酚A较为稳定也不会转移到食物中。

但是如果对材料进行加热,出现了温度上的变化,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比如用塑料盒直接高温蒸煮,就可能导致双酚A游离状态。

再或者在冰箱冷冻的保鲜盒,拿出来解冻的过程,这些双酚A也会从塑料中转移到食物中。

除了塑料制品外,一些金属制品也可能含有双酚A。

就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用来装罐头的铝罐,为了避免食物直接接触金属的表面,导致罐子出现腐蚀,在罐子的内衬都会添加一层双酚A物质。

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铝罐中,如果是钢罐的话,一般就不含有双酚A,而且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正规公司生产的金属罐,也都不含有双酚A。

我们用来喝水的杯子分为很多种材质,通常情况下也不含有双酚A,比如常见的饮料瓶。

但是很奇怪,明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标榜了不含有双酚A,但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的报道,欧盟官员判定现行双酚A上限比安全水平高出2万倍。

之前欧盟的监管机构曾经对双酚A的每日安全摄入量进行过一次裁定,标准为每千克体重4微克。

但是现在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专家,将这一数值下调至每天每千克体重0.2纳克。

欧盟会如此严格控制双酚A的标准,正是因为在近些年来的科学实验中,有足够多的数据证明了双酚A的毒性,会导致脾脏中一种被称作辅助性T细胞的白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可能会导致人们患上过敏性肺部炎症和自身免疫紊乱。

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同样发现,塑料降解颗粒或为人类精神疾病潜在发病原因。

这些微塑料在进入人体以后很可能会导致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黙病、帕金森病等属于人类精神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

为什么我们会接触到这么多的微塑料呢?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21年发布的《从污染到解决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显示,85%海洋垃圾中是塑料;到2040年,平均每一米海岸线将产生50公斤的塑料垃圾。

这么多的塑料进入了大自然,进入了水循环,就意味着以后我们所接触的很多食品,哪怕是自来水中,可能都会含有这些微塑料。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现在的人患上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治。

参考资料:

[1] 新华社《研究发现:塑料降解颗粒或为精神疾病潜在发病原因》2022-07-20

[2] 参考消息《双酚A的安全接触上限是多少?》2023-04-29

1 阅读:267

多一点奇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