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我等这个机会三年了。」
是的,我知道在 2021 的时候索尼也举办过 Sony Expo,但基于当时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原因,我最终未能到场。
这次也是自 Sony Expo 2019 之后,我再一次能够走到了 Sony Expo 的现场。
好,就这样。
感动完了,是时候循例来讲讲 Sony Expo。
循例?对。
对于索尼来说,每一届的 Sony Expo 都是一个向大众开放的日子,讲讲之前做过什么,谈谈未来打算做些什么。
像是游戏部门的《中国之星》这种年更项目总会在这个时候公布一下新的参赛选手;总负责人上台公布本年业绩的时候总会带上几款近期发布的产品,动画、影视部门上台发言的时候也免不了先展示一下新作的最新宣传片。音乐部门签下了新的艺人和有了新的计划和项目,也总要拿出来亮亮相吧......
今年的发展模式也跟着这个流程走,虽然在面向企业层面的、B 端的内容以及技术上层 R&D 相关的东西稍稍多了一些,但大致上差别不大。只要看多几年 Sony Expo,基本都能够摸清楚这个规律。
只是在这次的演讲里面,你会发现索尼所面对的东西在变化。像是最基础的用户需求在变化,用户的属性在变化。用户群体里面,「内容创作者」的定义在变化,他们和「内容消费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索尼面对的整个大环境在变化,他们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策略和方向来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
但你觉得,索尼变了吗?
就产品本身以及在一些技术方向的层面上,索尼的确比以前要变了不少。
但如果你把这些调整整合起来,结合今年 Sony Expo 上的发言和举动,你就会发现:
索尼,其实没有变化。他们,还是那个专注于平衡「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两者之中,致力于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和感动世界的索尼。
创作者变了,变多了也变得更重要了纵观本次 Sony Expo 所以发布活动,你会发现索尼提到最多的词或角色就是——「创作者」。
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变化得最多的群体。
早在前些年的电视产品发布会上面,索尼就提到他们的产品不只是单纯的内容消费设备,而是一种能够辅助创作者的工具。创作者会把他们推出的高端电视产品作为一个校色、校准和回放的基准,同时也把它当做审视自家制作的重要平台。
说这些的话,可能大家会觉得既然索尼电视有足够的产品力和用户覆盖率的时候,直接用索尼电视来回放的确能够发现一些到用户层才会得到的反馈,这样选择索尼电视来做回放设备也合情合理。
只是,这个跟创作者有什么关系?
对,我想说的其实也不是索尼电视本身。
而是在索尼提及电视设备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和选择时,他们所提及的「创作者」是影视工业里面的专业制作人员。
就算是摆放在消费级产品的电商渠道上销售监听耳机(IER-M 系列入耳式监听耳机、MDR-7506 或 CD「X」00ST 等头戴式监听耳机),宣传时都是用对应行业中的专业人士来为自己背书,以呈现自身特有的专业属性。
哪怕在上次听到索尼提到创作者,也就是在 Sony Expo 2019 上索尼为当年推出的新电视宣传片,当中请来的「创作者」,都是 Curtis Clark、韩寒和占士·金马伦......
正如在 Sony Expo 2019 上的解读,索尼所强调「与专业创作者的关系」不仅仅是透过自身在专业制作领域以及专业程度高的旗舰民品为创作者提供援助,更多的是透过这些专业创作者用户,在普罗大众面前树立专业化的形象,形成以专业创作者带动的宣传效应。
这个,是以前的索尼。
随著时间推移,「创作者」定义变得越来越广,此功能组别也在不断变大。以前要是正儿八经进行创作工作的团队,或者需要具体要做某个从 0 到 1 创作工作的人,才会被定义为创作者。
他们未必一定是像占士·金马伦一样闻名的人,但必定是在整个制作流程中能够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但现在,时代变了。
现在,只要你愿意拿起相机、麦克风、琴等创作设备,做出自己的内容并发表出来,那你就已经成为了创作者。
创作者门槛不断降低,群体也随之而扩大。
这样的变化不仅只是影响到设备的需求量,新增群体对于创作设备的需求和功能要求也影响著厂牌的产品开发思路和部署。
以前说起索尼专业的视频拍摄设备,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 PXW-FX 系列以及后面改用全画幅传感器的 PWX-FX9 以及 ILME-FX6。这一类设备设备主要面向团队型的创作和制作,基本上拍摄的时候都需要 2-3 个人来伺候。
但现在,入门创作者变多,他们基本是活跃的领域大多数都以自身生活为核心展开的,单人出镜、单兵制作会成为更加主流的形态模式,单纯的拍摄就要花费 2-3 个人的玩法已经不适合他们。
为此,索尼需要推出更多更适合单人简易使用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像是影像部门会推出类 ILME-FX3 和 ILME-FX30 这种专业化的单人设备来满足以「One Man Band」模式进行创作的专业人士。
另外再面向更加入门的创作者时,在保持性能和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下降操作门槛,用更为「傻瓜」的操作模式来降低用户操作、学习成本,这样也不失是一种模式,之前推出的 ZV-E1 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只是影像部门,对不少打算投身音频类创作领域的新创作人,索尼在设备上面也给出了不少选择。
像是在 The First Take 火红之后,索尼推出了定位相对入门一点的麦克风 C-80。
这麦克风不仅面向的是打算拍摄 Cover 翻唱这类内容的创作者,简单的设置模式以及配合常用的多卡农口输入界面就能够轻松搭建多人 Podcast 录制场景,满足了另一组创作人群的需求。
还有就是继舞台监听系列 IER-M 推出之后,索尼总算是愿意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到投放到自家的专业耳机产品上面。
他们在 2023 年推出了一系列的 360RA 音效制作方案,同时推出新一代头戴式监听耳机 MDR-MV1,给 360RA 音频制作生态做了补充,同时也为索尼专业的音频监听设备补充了新要员。
不仅如此,索尼还在官方市场重新上线了经典的 MDR-7506。尽管缺少了 MDR-CD 系列从 800 到 900 以及 MDR-M1ST 中间的更新,但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容易入手的选项,对于刚刚打算入门的创作者还是不错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见到,创作者群体在不断变化。不仅是变得更多,而且还变得更加多样。
而且现在的『创作者』具备了民品消费者的属性,原本更加偏向纯专业化和完整方案打包的销售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有的群体。推出产品和组合方案的时候,应该更多从普通用家的消费思维角度来思考。
所以你也能看到,索尼的销售模式和产品推出策略也做了调整,相近定位的机器可以基于属性不同变得更加细分。看似是统一配置下的机海战术,更多的其实是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对,仔细了解 ILME-FX3、ZV-E1 以及 ILCE-7S3 和 ILCE-7C 这四台机的模式就会明白。
此外,推出新品只是其中一种手段,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或者是重新「利用」某些产品来填补现时的产品空缺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说的就是国行版的 MDR-7506。(笑
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创作者群体应该会按照现有模式不断扩充,而自身的消费模式也决定了他们会变得比之前更加重要。
如何适应这个环境,并且保持自身优势地发展,相信是索尼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了。
索尼,变了吗?创作者在变,索尼也在适应地改变。
门槛再降低,进入到创作领域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多样化,以前只需要向方向相对单一、专业性要求统一的创作者服务,现在则是要面对各种层级的用户,使用场景、模式以及内容服务群体也都比之前变得复杂。
市场变大,定位更加细分,对应产品的属性也开始细分和专注也是必然的事。
以前对于产品来说,可能只会基于性能、操控丰富度、创作对应质量分出「旗舰」、「次旗舰」、「中端」和「入门」这几个层级,或者是根据不同的价位再按照层级进行组合分类,定位的模式都是围绕著一些简单方向或定价这种更加实际具体的东西来展开。
但现在不一样,设备需要不同领域、不同的群体进行细分。
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综合分类「Vlog 相机」,索尼都可以在 ZV 系列里面分裂出四个系列出来,有固定焦段、固定变焦镜头的卡片机,也有 APS-C 以及全画幅的可换镜头 Vlog 相机。结合上原有的可换镜头相机系列以及 RX100 系列,单单是「可以用来拍 Vlog 的相机」,就已经衍生出十个手指都数不完的选项。
为此,有人会觉得——索尼变了。
在创作者群体开始几何级爆炸性扩展的时代,索尼放弃了原有的产品固定架构,开始透过加速产品刷新速度,变成了用「机海」应对「人海」的冲动激进派。
毫无疑问,特别是 2023 年的索尼,的确要比之前「激进」不少。
以前觉得不会细分到这样的机器(像是 ZV-1 和 ZV-1F),在 2022 到 2023 年都成为了可能。之后再看到索尼的相关 Rumors,似乎都变得不那么惊讶。
现在的索尼就给我一种——「他们出什么样的机器其实也都有可能」的感觉。(笑
但这样就代表索尼开始变「滥」了吗?我觉得并不是。
现在推出的产品里面,你其实还能够发现一些面对不同群体的巧思。
如 ZV-E1 在配置中加入了专属的 AI 芯片,框选主体之后可以直接输出人物居中的拍摄画面,在有限度的人力和固定设备实现简单运镜的效果,帮助了用户丰富画面素材。
ZV-E1 在机内提供可以直接调用的调色预设和 2.35:1 的 Letterbox 效果,方便了用户直接拍摄风格化的视频素材。虽然机身也都内置了 S-Cinetone 这专业的调色辅助,但按照 ZV-E1 的模式来看,这个更像是从 ILME-FX3 和 ILCE-7S3 上下放下来的打包方案,想让用户更加易用的索尼,毫无疑问是会把更简易的功能放在宣传优先级更高的位置上。
音频部的 MDR-MV1,则是另一种模式,它要提供的是更加专门专业的方案。
面对专业性更强的 360RA 音频制作,MDR-MV1 可以配合索尼 360 Virtual Mixing Environment 等一系列的制作应用和流程,更有效地完成 360RA 格式音频的音乐制作。在这方面,无疑是比同为监听系列但主要服务两声道音乐制作的 MDR-M1ST 以及更多是面向消费级音乐爱好者的 MDR-Z7M2 来得更合适。
我也知道有部分监制(如上次提到的 Edward Chan)都颇偏好用 MDR-Z7 系列来做监听耳机。只要输入界面能够达到要求,那 MDR-Z7 的确还能胜任。
但毕竟那是两声道的内容,如果制作 360RA 这种更加专门的内容,那还是交到 MDR-MV1 身上更好。
对,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群体和领域,将「术业有专攻」的思维完全反应在工具和产品上,这是索尼的产品模式和核心思维,同时也是我觉得索尼没有变的地方。
的确,不管是 ZV-E1、C-80 还是 MDR-MV1,还是选择将 S-Cinetone 下放到手机上的 Xperia 1 V 以及选择把动圈耳机做成圆环形设计的 LinkBuds,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种人群或者某个定位的一个对应的问题而存在的。
如今的产品就像当年推出 Hi-Res Audio 标准、LDAC 编码、S-Master 运放芯片等等一样,每一种产品、标准、规格、技术、芯片等都是索尼对现阶段问题、需求的解答。
也正如他们想要做环保,就推出了全新的可回收物料材质和新包装一样。不从「取消充电器」这种肤浅的表面行动中启动,反而是在技术和研发层面著手,用技术用产品解决问题,这应该是索尼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准则。
同样地,这也是我说他们一直都没有变化的原因。
哪怕内容受众在变,用家在变,世界也在变。索尼没有变,他还是那个专注于平衡「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两者之中,致力于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和感动世界的索尼。
新机有吗?新品有吗?新的动画、电影有宣传片了吗?新艺人出现了吗?好了,理性的分析和感动的陈述都讲过了,这一期 Sony Expo 的总结就大概到这里了。
三年了,很多东西想看,也很多东西想要讲。
很庆幸能够重新踏足到 Sony Expo 的会场,见到刚刚更新的 Xperia 1 V、ZV-1 II 以及 MDR-MV1 和 NW-ZX700 系列等很陌生但同时又很熟悉的新品;
看到 Aniplex 放出的《鬼灭》和 《SAO》的新作预告,还有蜘蛛侠动画电影的新动态;
见到中国之星计划仍然在继续,将会有越来越多有潜质的独立游戏被挖掘出来;
见到一个潜心扎根在技术上,同时也努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索尼,作为一个渺小的索尼用家,还是有点莫名的小感动。(笑
但最重要的是,看到在 The First Take 这个王牌音乐节目成功之后,Sony Music 能够在 Sony Expo 占据更多的展示版面,能够见到 Sony Music Hongkong 一众熟悉的老面孔。
还有索尼终于懂得和高关注度的群体进行互助和合作,作为多年以来的 Sony Music 歌迷,真心有点老怀安慰的感动。(再笑
毕竟在那个《有人共鸣》到《My Tasted of Live》的时代,Phil 只能在官方宣传片里面露个半帧的面。
现在能够和自家师兄一样能够有大篇幅介绍,并且展出了自家的招牌成名作《高山低谷》——
「这一遇,可以说是相当难得。」
(笑
为什么写这么长这么多字。。。可不可以省流逐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