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的序言和导言当中,康德已经将整本书的内容方向和结构都已经总结说明了,对此我们需要在后文当中注意几个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去把握《判断力批判》的内容。
首先,判断力之于整个人类的高级认识能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就是说对判断力的研究,是研究人类认识能力的必须的一步。知性、理性和判断力,对应的就是真、善、美,有了对判断力的研究,就等于在整体上对人类高级认知能力进行把握。
其次,对于康德自身的理论体系来说,他已经构筑了自然形而上学体系和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虽然自然形而上学没有全部给出),但在自然和自由之间,总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对判断力以及其关联的情感的研究,也是康德为了弥合自然和自由之间的差异的一个努力,同样是为了追求他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最后,由于判断力的落脚点是在“审美”上,康德同时要对当时社会上的审美观念,包括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美学理念进行批判性的整合,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论驳斥,另一方面在二者之间进行综合。就如他在前两个批判中做过的事情一样,康德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同一个体系中实现完美的融合。
另外,有趣的是,康德对认知体系的梳理以及提出对判断力的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符合康德对判断力先天原则所下的结论——合目的性。比如在高级认识能力中,知性和理性都有其先天的原则,康德由此去推测,同属高级认识能力的判断力,也应该有先天原则;知性与认识能力相对,理性与欲求能力相对,还剩下一个情感,是不是就应该跟判断力相对,这也是康德基于一种对理论的“审美”的判断而做出的推断。所以说康德的哲学体系构建本身就具有一种“合目的性”。
在理清了一些基本问题后,我们就要进入康德对判断力的具体分析中。按照康德一贯的理论体系构建习惯,他对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分为分析论(包括原理和演绎)、辩证论以及方法论。而康德将判断力分为审美的判断力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所以后文就是针对这两方面分别构建了一套体系。
在审美的判断力里康德又分出了两种,即美和崇高。这二者的差异可能现代人理解的并不会很深刻,都是当时的一些观念。美跟我们如今理解的内容差异不大,就是那种让人感觉到舒服的存在物所体现出来的东西;而崇高就如在滔天巨浪、耸入云的高山、压顶的乌云等情况下,人们在感受到自然的宏大和强力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今天我们先看美和崇高的分析论中的原理部分。
不过与康德其他的理论体系不同,判断力的“原理”,被康德称为“Moment”,邓晓芒将其翻译成契机,这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有瞬间、片刻、关键性要素等意思。
为什么判断力会用这样一个词代替原理呢?康德在导言中明确的说了,判断力并不是根据概念,从普遍性落实到特殊性的一种能力,而是在特殊中寻求一般的能力。这样一来,判断力必然都在一个个的Moment当中,在这些Moment里去获得一种一般的启示。
同时判断力是一种与认知相和谐的能力,那么就可以通过知性范畴中的四个大的类别——量、质、关系、模态,来对判断力进行分析。但略有不同的是,在美的分析中,康德颠倒了量和质的顺序,这个我的理解是关于审美,并不像认识。认识一般都是从一个数量的范畴开始,由量到质。但在审美当中,如果不能先从本质上对美进行把握的话,量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量就会失去了审美的意味,可能直接滑向认识领域。
下面首先看一下康德在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中的结构。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一卷 美的分析论
第一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质来看的契机
§1. 鉴赏判断是审美的
§2.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3. 对快适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4. 对于善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
§5. 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之比较
第二契机 即鉴赏判断按照其量来看的契机
§6. 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
§7. 按上述特征把美和快适及善加以比较
§8. 愉悦的普遍性在一个鉴赏判断中只表现为主观的
§9. 研究这个问题:在鉴赏判断中愉快感先于对象之评价还是后者先于前者
第三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它里面所观察到的目的关系来看的契机
§10. 一般合目的性
§11. 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
§12. 鉴赏判断基于先天的根据
§13. 纯粹鉴赏判断是不依赖于刺激和激动的
§14. 通过例子来说明
§15. 鉴赏判断完全不依赖于完善性概念
§16. 使一个对象在某个确定概念的条件下被宣称为美的那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
§17. 美的理想
第四契机 鉴赏判断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的契机
§18. 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
§19. 我们赋予鉴赏判断的那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
§20. 鉴赏判断所预定的必然性条件就是共通感的理念
§21. 人们是否有根据预设一个共通感
§22. 在一个鉴赏判断里所想到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必然性,它在某种共通感的前提之下被表象为客观的
第二卷 崇高的分析论
§23. 从对美的评判能力过渡到对崇高的评判能力
§24. 对崇高情感研究的划分
A.数学的崇高
§25. 崇高的名称解说
§26. 崇高理念所要求的对自然物的大小估量
§27. 在崇高的评判中愉悦的性质
B.自然界的力学的崇高
§28. 作为强力的自然
§29. 对自然界崇高的判断的模态
首先我们综合的来看一下康德所说的审美的前四个契机,其核心的目标就是在质、量、关系和模态当中去寻找审美的先天原则。在这部分的内容里,康德写的非常明确,针对四个契机给出了四个总结的说明——
第一契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
第二契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第三契机: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
第四契机: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人做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
简单的来说,在这四个方面:
质的方面——审美是纯粹的(无利害)
量的方面——审美是普遍的(非概念)
关系方面——审美是纯粹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模态方面——审美是普遍的(基于共通感的普遍必然性)
举个例子来说,在质的角度看,比如一朵花,当我们纯粹的欣赏,说它是美的时候,这就是审美的。但如果我们说这个植物结出的果实好吃,就是一种带有利害的判断,也就不是审美的。
正因如此,在量的方面,审美因为不带有个人的利害,也就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比如就口味来说,人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如果剔除了这些利害判断,剩下的康德认为就会在人群当中具有普遍的判断结果,比如对于花来说,人们会认为其具有一种普遍形式上的美感。
而在关系方面,这里的关系指的就是因果关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合目的性,仿佛在表现当中体现了一种作为原因的目的性。但康德认为在审美里,虽然体现着合目的性,但这种合目的性必须是没有目的的,如果有目的,就带有利害的看法,比如如果我们认为一朵花是因为其有药用价值而认为是美的,就不是纯粹的审美。
最后在模态方面,模态一般指的就是主体跟客体在认识中的关系,也就是在客体中体现的主体性。康德认为审美是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的,这种普遍性不像是认识当中是在客体身上,而是在主体中,即在欣赏的人当中,因为人有“共通感”,所以人们才会对美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判断。
纵观这四个契机,可以从几个不同视角当中发现康德的逻辑。
第一第二契机,也就是质和量的契机强调的是审美的性质特点,而第三第四契机,也就是关系和模态的契机主要说明的是审美对象的关系。
同时,第一第三契机本质上说的是同样的内容,即审美的纯粹性,而第二第四契机说的也是一样的内容,即审美的普遍性。只不过第三第四契机要比第一第二更深入,从审美物、审美过程上升到社会性的审美观念。
而在纯粹性和普遍性之间也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纯粹性强调的是人审美当中的自由,即不受利害的影响。而普遍性,也就是必然性强调了即便是自由的审美,也具有一定的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实际上表现为人审美的一种社会属性,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道德特性。
在文初我们提到了,康德除了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还需要对抗当时的一些美学理念。在第三契机,也就是合目的的探讨当中,康德同时反驳了经验主义的,就是以利害为目的的审美态度和理性主义以完善为美的态度。认为二者都不能称得上是纯粹的美。
在理解康德作品,乃至理解一切哲学理论时,有一些前提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是对一些概念的重新认知,不能带入当前时代对这个概念的通用理解,比如美、审美在康德的作品里跟当前虽然差不多,但也是有不同。
其次,不能用定义的态度去看哲学概念,比如康德说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美不是纯粹的美,这里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的态度,而不是下定义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粗暴的去理解,至此,美应该是什么,而是认为美可以分出来这么多类,康德认为的美应该是纯粹的,应该是无利害的。
由此回到审美的讨论中,康德也并没有否认那种经验主义的美。所以他也进行了分类,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美,而带有一些利害关系的可以称为附庸美。并不是说人世间不需要附庸美,只不过那种美无法进行整体的讨论,就好像讨论什么东西好吃不好吃一样,很难在社会中达成一致,那么这种哲学探讨就无法获得一个明确的方向。
另外,抛开纯粹美和附庸美的区分,康德还探索了一下“美的理想”。他认为美的原型是理念的,这是无法表达的,但如果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表现上,就会成为一种理想。就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上帝看作理念对应的理想一样。
那么康德认为,美的理想,并不在任何自然物,因为它们虽然是合目的的,但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而只有人表现出一种对终极目的的合目的性,也就是道德性,所以人才是美的理想。在对人的审美中,还可以分为规范理念和理性理念,前者类似于对人的外貌的评价,总会有一些基本规范,而后者更倾向于对人的行为特别是道德性的评价。
关于这四个契机的论述中,还有一段虽然精彩,但也可能会引起一定的问题,也就是模态契机当中的“共通感”。康德是这样论述的,首先审美是一种想象力在与知性的和谐中的自由游戏,知性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本身是具备普遍性的,否则人就无法在认识上达成一致,那么既然审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和谐,理论上就应该也对应知性的普遍性,即人在审美中应该具有共通感。
在康德的理论体系里,理论理性部分是最严谨的,到了实践理性则有了很大的跳跃,而到了判断力的部分,就出现了很多心理层面的分析,虽然康德一直强调自己与那种病理学上的心理学的差异,但判断力本身就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思想之间的能力,也就是对应的人的心理能力,所以康德无法将这种心理能力的探索完全客观化。比如到底有没有共通感,这共通感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康德只不过是给出了一种解释,并不能作为一种证明。
以上就是关于美的分析,下面进入崇高的分析。
关于崇高这个概念,刚开始接触可能会不太理解,为什么在审美当中的美之后还会有一个崇高,但如果将这部分整体的理解后,并跟前面的审美结合,就会理解康德的意图。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也同样遵循四个范畴类别,但在这里相较美的分析,他又调转了一下量和质的位置。这也是因为崇高本身的定义上,因为它更多的是由于一种宏大所引起的情感,这种大并不是普通的大,而是超出人类认知界限的大,只有这个时候,才会诱发出崇高,所以康德先从量入手。
另外呢,对应着《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分类,康德将崇高中的四个契机,分为了两大类,量和质称为数学的崇高,关系和模态称为力学的崇高。这里讲的并不是数学和力学,而是说前者的表象就是那种在数学领域里面的大,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特点。
在量的层面,康德认为一种超乎寻常的、甚至是无限的大,会导致人对知性认知的放弃,从而去寻求理性,让理性去完成对对象的把握,这也就导致了一种对理性的合目的性。
这样也就很清楚的看到,康德将审美分为美和崇高的原因,它们都是想象力在一个给予的直观上与认知的概念能力的协调,只不过美所关联的是知性认知,也就是科学性的,而崇高关联的是理性的认知,是理念性的。
康德举了个例子,比如金字塔,当我们在足够远的地方去观察,只能发现金字塔的那种和谐的美感,但如果离的很近,就会被金字塔的巨大所震撼,因为在感官当中我们无法完成对整个金字塔的认知,这样认知能力就会跳过知性,调动理性能力,通过理性通过推理完成对金字塔整体形象的一个趋向于无限的认识。由此就产生了一种理性层面的合目的性。
在质的层面,崇高似乎也跟美不太一样。美就是纯粹的关联到一种愉快的情感,但崇高首先激发起的是一种认知的挫败感,因为我们无法利用知性去把握对象,但这种挫败随后激发起人的认识能力中的理性,并在认识中,发现了一种与理性相适应的合目的性,从而在不愉快中产生了新的愉快。
在关系的层面,康德对那种合目的性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比如在滔天巨浪面前,人如果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则会在对这种宏大的自然认识当中,发现隐藏在自身中的一种“力量”。也就是虽然外界力量足够大,但作为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理性去认识,并在理性当中生发出一种对于超出经验世界的触碰,在转向实践的过程中也有着能够征服对象的可能,从而在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中,生出了全新的崇高感。
最后在模态的层面,康德要寻找到一个跟美的分析中的共通感的东西类似的,能够让崇高具备普遍性的东西。康德认为那就是“道德感”。如果综合的来看,就不难发现,从美到崇高,就是审美从自然到道德的一种过渡,结合当时流行的一些美学观念,自然的美和道德的美往往站在对立的两端,康德一方面是要试图去弥合二者,另一方面又在对二者的统一过程中,完成自己哲学体系中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
所以,作为审美的崇高,已经很接近道德了。可以说判断力就是自然和自由的缓冲区,其中蕴含了认识自然的能力,也蕴含了发现道德、遵从道德的能力。这样也就真正可以在人的身上,实现自然和自由的完美统一。
最后,康德整体上区分了快适——美——崇高——善,这四种状态。
快适对应的是感性的自然部分;
善对应的是理性的道德部分;
而美和崇高在二者中间;
无利害的那种类似于快适的感性就是审美;
而感性当中让人趋向理性的就是崇高;
也可以总结为,美就是无感官利害的愉快,而崇高就是拒斥感官利害的愉快。
以上就是关于美和崇高的分析。除此之外,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心得如下:
首先,关于两分法或三分法,以及问题当中的类别的划分,比如康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将对象分为现象和本体等。最开始我会将这些理解为一种实际的存在或者判断,但逐渐的随着理解的深入,会觉得这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如果不分出头和脚,就没办法确定他所占据的空间和他的身高一样。
当我们深入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在问题当中,寻找出最具特色的,并且能够完全将问题进行划分的类别,这时最好的就是两个互相拒斥的概念,用这个概念来去理解问题的极端情况。
但这并不能把握问题的全部,对问题真正的理解,就在于确定了两端之后,向内不断地生长发展,并发现二者互相排斥、互相转化、互相融合的规律,最终实现将互斥的内容综合在一个整体中。
这种方法论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姑且叫做“灰度方法”。即深入研究的时候,先确定黑白两端,然后在二者之间构筑一个灰色的过渡,由此实现对问题整体的把握。
其次,在康德的灰度方法里,表面上看是理论实践、现象和本体之间的区别,但本质上是对一切现象中形式和内容的分别。康德认为只有形式上的东西,才具有必然的普遍性,而内容则是偶然的,哲学研究应该把眼光放在对普遍性的探索当中。
在美的探索中也同样,如果在审美的过程中,没有一些共通的东西,那么研究审美就没有太大的哲学意义。所以康德并不是用纯粹的美去重新定义美,而是在人们惯常认知的美当中,分离出来那种纯粹的美,并研究这种美背后的形式规则。
最后,关于审美的重要性。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们往往用一种功利的态度去培养人的认识能力,比如在学校教的更多的是科学知识,这是理论能力的发展,社会上、家庭里更多的提供的是伦理道德规则,这是实践能力的发展,但是唯独就不太重视审美的培养。
如果按照康德的理论,审美的背后是判断力作为支撑,只有判断力得到的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指导人去更多的发现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所以有的哲学家认为,美学教育才是使人成为人的关键。一个科学的人、一个道德的人的背后,都必须是一个审美的人,否则只会是一个科学机器或者道德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