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时,韩国用了半个月“深思熟虑”,最终交出了自以为满意的答卷:对中国钢铁板材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税。为讨好主子而自断自家经脉,怕是赢不到主子的一声叫好,自己就得痛到喊疼。

韩联社报道对华征收反倾销税
韩国的“政治算术”:38%的税单,100%的自我伤害。2025年2月20日,韩国贸易委员会一锤定音,宣布对中国产厚板征收27.91%至38.02%的临时反倾销税,创下韩国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反倾销裁定。
表面看,这是对本土钢铁产业的“保护”,实则是一场精准的“政治献礼”。美国刚宣布全面加征钢铝关税,韩国便紧随其后,试图用对华强硬姿态换取华盛顿的“好感”。

堆积在韩国码头的卷材
然而,这纸税单背后是赤裸裸的自我伤害。韩国钢铁市场规模高达8万亿韩元,但本土仅浦项制铁和现代制铁两家企业能生产高炉热轧钢,产能远不足以覆盖需求。中小钢企长期依赖中、日低价进口产品,中、日厚板价格甚至比韩国本土低30%以上,质量却比韩国本土板材更好。
如今强行抬高进口成本,造船、建筑等下游行业首当其冲。特别是韩国造船业,本就因高价钢材叫苦不迭,反倾销税无异于雪上加霜。讽刺的是,现代制铁一边申诉中国倾销,一边却要靠进口低价原料维持竞争力,这场“保护战”从一开始就写满了荒诞。

韩国媒体自己对反倾销税的担忧
中国的底气与韩国的困局:产能天花板下的“税单闹剧”中国钢铁产业早已不是“廉价倾销”的刻板印象。全球一半的钢铁产能在中国,但出口比例仅5%,远低于日韩。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让中国钢铁业无需依赖政策补贴,仅凭规模效应和技术升级便能主导全球竞争。
反观韩国,其钢铁产能早已触顶,2021年至2025年进口的1498万吨热轧钢板中,中、日占比超90%。即便加税后本土钢企短暂获益,但扩产周期长、成本高,最终仍需进口填补缺口。

韩国现代钢铁厂
更讽刺的是,韩国钢企涨价的空间已被锁死,若本土厚板价格飙升,下游造船厂只能转而从越南、印度采购,单价更高不说,运费成本也增加了,甚至可能因此倒逼韩国政府放松管制。

韩国造船厂
届时,38%的税单只会沦为“纸老虎”,而韩国制造业却要为虚高的成本买单。这场“保护笑话”,最终成了产业链上的多米诺骨牌:每一张牌倒下,砸中的都是韩国自己的饭碗。
东亚经济圈的囚徒困境:合作还是互害?中、韩同处东亚经济圈,本是产业链上互补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两国贸易额激增,韩国半导体、石化产品借力中国市场腾飞,中国钢铁、电子元件也为韩国制造业注入活力。然而,当韩国为迎合美国“脱钩断链”的战略,不惜对华加税时,这种短视无异于亲手锯断自己坐着的树枝。

自掘坟墓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本质,是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与增长乏力的结果。将矛盾转嫁中国,既不符合市场规律,更背离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共识。若韩国继续在“讨好美国”与“经济理性”间摇摆,最终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耗材,关税壁垒挡不住中国钢铁的竞争力,却足以让韩国产业链失血而亡。
韩国用38%的“自残税”向美国递上投名状,却忘了关税战的赢家从来只有执棋者,而非棋子。
这场闹剧最黑色幽默的结局或许是:美国关税大棒砸下的坑,最后填土的,竟是韩国自己。
本文消息来源,韩联社2025年2月20日发布的文章《中 후판 덤핑관세에…철강사 "기대" vs 조선사 "가격상승 우려"》、《중 저가수출에 '반덤핑' 칼 빼든 정부…불공정 무역 엄정 조치(종합)》、《중국산 후판에 27.9∼38% 잠정 반덤핑 관세…"국내 산업 피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