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槿夕先生
随着线上购物的成熟和普及,很多人都学会了网上购物,这也给了诈骗分子可趁之机。
12月3日,江苏一男子曝光一个疑似诈骗的行为,提醒网友要小心防备。
视频一经发布,多个媒体进行转播,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反馈,临近年尾,大家一定要小心防备。
根据新界新闻的报道,当事人曹先生分享了这次的经历,“没买东西却收到快递!”
这个行为相当地炸裂,有网友回应,他收到快递是不会扫码的,只会将有用的东西留下来,还有网友好奇,为什么这个快递会有详细的地址信息?
回顾曹先生曝光的细节,他的分享值得年纪大的人留意一下。
起初,曹先生收到一个快递,他清楚根本没有买快递,对这个东西有点好奇。
随后 曹先生将快递拆除,发现里面是一个湿纸巾和卡片,包装很简单。
湿纸巾没有问题,问题是出在了卡片上,上面还有“某宝的网址”,迷惑性极高,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
这个快递是从成都发过来的,曹先生并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在视频发布之后,引起网友的讨论,可以将这个信息反馈给防诈骗部门处理。
曹先生的防骗意识很强,不仅对这个快递有防备,还拍摄成一段视频提醒别人,令人佩服。
卡片是一张贺卡,还有马云的头像和名言,看起来是经过设计的,其中还谈到了年度的感想,一般人可能就上当了。
有人计算了一下这个快递到了成本,湿纸巾和卡片加起来就几块钱,快递是合作的话,费用并不高。
从这个细节来看,这个快递是有心人群发到网购用户上,指向性很强,可以进一步跟踪发快递的工作人员。
曹先生展示了卡片的情况,重点讲述了一个细节,卡片的一边有一个抽奖页面,有实体礼物和奖金,只要用户刮开后就能看到。
这个做法是利用人的好奇心,对于抽奖这带有运气的尝试,很多人是无法抗拒的。
换句话说,只要收到快递的用户,刮奖之后再扫码添加客服,就会陷入诈骗分子的陷阱之中。
曹先生说明,“你一扫码,让你在浏览器上打开,各种验证码填上去,你的钱大概率就会被盗走了。”
利用快递包裹实施诈骗,这并不是第一次报道,只不过它都是隐蔽性很高,需要专业人士介入才能揪出幕后之人,导致此类手法层出不穷。
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犯罪,往往都是团伙犯罪,分工明确地将快递发到目标客户上,通过虚构出来的事实引导用户扫码和提供验证码。
虽然很多人有防备心理,但是架不住诈骗团伙的“撒网活动”,在特定的时间段中将快递发出,浑水摸鱼。
在多次诈骗宣传之后,还有人铤而走险地用匿名快递引导用户扫描,是属于知法犯法,理应严惩才是。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能够得到准确的个人信息?”
这是防诈骗宣传的一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往往会将个人信息暴露在平台之上,分别有以下几个可能性。
虚假的网站,比如“相亲网站”和“招聘网站”等,它们会让客户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从而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
网上购物平台遗留下来的痕迹,很多人在线上购物,个人信息和地址是需要提供的,这就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我们在拆除快递的时候,没有及时处理快递上的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不明来历的个人调查报道和线下调查问卷,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之一,长期积累下来能够得到有用的信息。
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是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只要发现有可疑情况,就可以报警处理,用法律保护自身。
说清楚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曹先生提供的信息,卡片上有阿里的公章和马云的头像,这些都是诈骗分子的“鱼饵”,等待用户的上钩。
临近年底了,我们在线上购物的同时,一定要小心来历不明的快递,拒绝扫任何不清楚的二维码,这是防备的重点。
只要不提供验证方式,账号中的余额还是你的。
男子揭露诈骗快递细节,没买快递收到匿名快递,提醒网友小心诈骗分子是经过长期的算计才事实的,他们的目标是让盗取用户的金额,已然成为了我们网上冲浪的威胁之一。
幸好防诈一直在宣传,还有曹先生等多人的宣传,让大家接触到更多都是诈骗内幕,避免上当。
在此劝告诈骗分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诈骗金额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多,法律处罚越重,还是趁早自首,争取减轻处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