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人属突厥语民族,由阿姆河流域西迁至中东后,起初作为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突厥部落,在和拜占廷帝国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了一块封地,1299年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奠定了土耳其国家的雏形。至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达到顶峰状态,版图达至今天的匈牙利、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希腊、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克里米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门、利比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看地图就知道,这一大片地方基本涵盖了如今的亚洲的中东、欧洲的东南欧、北非,总面积虽然不算大,但位置却特别重要。尤为重要的一点,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人口是从西方迁往东方,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人口从东方流往西方。
如今的土耳其仍然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中东国家,不过其国土面积的97%位于亚洲的安纳托利亚半岛,剩余面积的3%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
奥斯曼帝国的东南欧主要就是指今天的巴尔干半岛,1354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1354年也成为了中欧、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帝国史领域的知名学者,匈牙利人彼得·R.休格讲述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东南欧的时间起点。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主要包括今天的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黑山、北马其顿和波黑全境,以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区。这一大片土地素来难得安宁。特别是从19世纪初期起,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东南欧(1354—1804年)》一书中,彼得·R.休格全面描绘了巴尔干历史中属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那一部分较为细致的情况,描述了奥斯曼帝国的基本特征,阐释了这些特征——对核心“行省”和附庸国与朝贡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其中治理的制度化包括蒂玛尔制、米勒特制和德米舍梅制——如何影响帝国直接管理的欧洲领土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蒂玛尔制即与兵役有关的土地占有制度,是奥斯曼帝国植入东南欧的军事采邑制度;米勒特制是奥斯曼帝国为非穆斯林人口设定的自治制度;德米舍梅制度则主要是针对非穆斯林征兵制度。
从1354年至1804年,奥斯曼帝国对东南欧地区的统治时限接近500年之久,留下的痕迹不可谓之不显著。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东南欧》这本书里,彼得·R.休格考察了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地区的行省以及在周边附庸国和朝贡国的管理体制,具体到了机构的设置、官员的培养、选拔和任命,城市、乡村的建设,法律体系的建构,个体的职业、各类人群的等级划分,税收、军事、交通的体系等各个方面,整体展现了奥斯曼帝国对东南欧地区的深刻影响。这一大片土地现在的情况,其“骨子里”反映出的很多情况,实际上仍然多多少少体现于1354年至1804年的奥斯曼帝国治理情形。
奥斯曼帝国的东南欧地区这一大片土地的特殊情况就在于,自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是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民族交叉迁徙融合,面积虽然不大,情况却极其复杂。大体上来说,虽然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永久破坏,采取的治理方式也大体合乎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整个奥斯曼帝国终未形成帝国“身份”认同——这一点尤其迥异于中国——因此虽然整体统治时间近500年,却仍然最终分崩离析。其中的深刻原因,特别值得分析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