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两种不同的内镜下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的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包括:
操作方法不同:
EMR是通过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切将病变粘膜组织切除,适用于小的(通常小于2cm)隆起性病变,如息肉或早期胃癌。它通常涉及黏膜下的注射,随后使用圈套器切除病变。
ESD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适用于较大(通常大于2cm)或平坦的病变。它涉及在病变下方的黏膜下层进行剥离,使用特殊的高频电刀和器械,以实现对病变的整块切除。
切除范围不同:
EMR通常限于较小的病变,因为它需要通过圈套器切除,这限制了可以一次性切除的组织大小。
ESD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用于更大的病变,包括那些需要整块切除以进行准确病理评估的病变。
治疗效果:
EMR由于切除范围的限制,对于较大的病变可能需要分块切除,这可能导致病理评估不准确和复发率增加。
ESD能够提供更完整的切除,减少复发的风险,并且允许更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适应症:
EMR适用于小的、隆起性的息肉或早期肿瘤,这些病变可以通过圈套器一次性切除。
ESD适用于较大的、平坦的或溃疡型的病变,这些病变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来实现整块切除。
并发症:
EMR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但风险相对较低。
ESD虽然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出血和穿孔,但由于其能够实现更完整的切除,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技术要求:
EMR相对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和较小的病变。
ESD需要更高的内镜操作技能和经验,学习曲线较陡峭。
总的来说,ESD在治疗较大的、平坦的或溃疡型的早期胃肠道肿瘤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在提供完整的病理样本和减少复发方面。然而,它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对并发症的管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会根据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来决定采用EMR还是ESD。
来源:科普大讲堂
本文指导医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蔡小鹏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