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年来,我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超过4000毫升,最近一次献血完成后,医生向我推荐,我还可以参加成分献血。以前没有注意过成分献血这件事,我对于捐献全血非常熟悉,但对于捐献成分血却知晓度很低。
直到4月8日看到了南风窗的一篇文章---《16次抽血浆的男孩,倒在春天来临前》,血浆即是血液的成份之一。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山西静乐县的悲剧故事。
19岁的青年赵伟,体重超过200斤,因为“全血细胞减少,重度贫血”在春天来临前去世。他的父亲赵志杰在儿子去世后,发现了赵伟的秘密:在过去的8个月里,赵伟在“中国生物忻州血浆站”献了16次血浆,以换取200-400元不等的误工费和一顿饭。
赵伟的死亡引发了对血浆站操作和对献浆者健康影响的关注。血浆站通常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来吸引人们献血浆,而献血浆者往往是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赵伟的朋友赵魏也曾经献过血浆,但他在献浆后感到身体虚弱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减少了献浆次数。
赵伟的家庭贫困,母亲有精神疾病,他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他的生活简朴,饮食简陋,缺乏营养。尽管他有一些心愿,比如去广东见一个朋友,学习纹身技术,但这些愿望都因日常生活的压力而未能实现。
赵伟献血浆死亡的故事,勾起了我的回忆。几年前,我所在的工程项目上,有一个老伴去世的单身农民工老贺,他来自浚县的某个村庄,平常以打零工为主,哪里有活儿去哪里。和他一起来的同乡告诉我,没活儿的时候老贺会去县里医院卖血,我当时很诧异,国家不是早就禁止有偿献血了吗?
原来当时老贺参与的就是类似于赵伟的有偿成分献血,医院不仅会车接车送,还会负责营养餐,再给几百元的报酬。
与以往直接从血管中抽出的“全血”不同,成分献血是指血液流经密闭的一次性无菌管道,在血液分离机通过离心分离出所需要的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献血者的过程,也称血细胞单采(简称“单采”)。
具体过程是,捐献者来到献血浆的地方以后,会被引导到一个专门的椅子上,护士把针头插入捐献者的静脉。然后,捐献者的血液会通过一台血浆分离机。这台机器会将血液分成血浆和其他血液成分(如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浆分离过程中,血浆会被收集在一个袋子里,而其他血液成分会被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每次的成分献血的时长是1个小时左右。
血浆捐献的间隔时间通常有严格的规定。在中国,根据《献血浆者须知(2021年版)》,献血浆的两次间隔不得少于14天,成人一年内累计献血浆次数不得超过24次。
与此对应的,采集血浆的主体也与献全血有区别,单采血浆站的运营主体一般是企业。采集的血浆被其用于制造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各类血液制品。
24年1月5日,赵伟前往静乐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该医院入院证显示,赵伟入院情况为“危”,诊断其为“心悸原因待查,全血细胞减少,重度贫血”,疑出现造血功能障碍。血清检查报告单显示,赵伟的“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蛋白测定”等多项指标已不在正常值。
有医生认为:“献血浆对人体不能说有坏处,也不能说完全有好处。”血浆中,有90%-92%的成分是水,其余是蛋白质、无机盐、脂类等。高鳌告诉我,献血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减轻血脂,这是因为人体血脂粘稠度的成分主要在血浆里。但与此同时,血浆中包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重要成分。
“人若长期、频繁献血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即使按照规定每隔14天献浆,但是人若长期频繁地献浆,也有可能造成贫血。这是因为,红细胞的形成除了需要铁、叶酸、维生素,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子——血浆里的蛋白。如果蛋白不足,生产血细胞的“原料”不足,便会造成贫血。
献血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但是不提倡长期献血浆。长期、频繁献血浆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下降,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不建议长期、频繁献血浆,”这位医生总结,“每次献血浆后,要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的食物。”
19岁的赵伟,显然是没补充多少蛋白质的人。他低估了疾病的严重性,“以为是比感冒重一点的病”。直到1月15日,赵伟全身无力,失去意识,离开人世。
赵伟的好友说到:“我们这种人,在满是泥泞的底层生活已经拼尽全力了,如果有一种相当简单不那么困难的方式挣到钱,就已经很高兴了。”
赵伟的死亡揭示了血浆捐献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对献浆者的健康管理和保护不足,以及对献浆风险的宣传教育不够。赵伟的事情也反映了低收入群体在生计压力下作出的艰难选择,以及社会对于这些边缘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不足。
按照百度的解释,所谓成份献血,是因为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份组成,每一种成份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临床输血病人,由于疾病种类不同,输血目的也不完全相同,据统计,80%以上的病人只需输注一种或两种血液成份。随着医学科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从血液中分离出浓度和纯度较高的血液成份制剂,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输入所需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