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在新疆沙漠地里养海鲜,听起来非常地难以置信,但在中国的改造下变成现实,而且今年还迎来了大丰收,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沙漠变废为宝放在以前,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人类竟然能在干旱的沙漠地里养殖海鲜,尤其是新疆地区,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有的地方还有皑皑雪山,其恶劣的地理环境根本就无法让海鲜生存。
然而,在中国的介入下,这些沙漠戈壁也摇身一变,和海鲜搭上了边,建立了海产养殖基地,彻底将该地区“变废为宝”。
而能够成功改变这一切,都是凭借一个模式:海鲜陆养。
它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把新疆的陆地打造成类海洋生态环境,它包含很多种方法,比如虾蟹类、人工养殖鱼类等。
新疆阿克苏市有一片面积达16亩的水塘,技术人员将天山上的雪水和虾苗引入水塘,并对海虾进行淡养。
这是因为新疆本身是没有海水的,培育一批鱼苗,会比较艰难,再加上新疆的气候干燥,绿植也非常稀少,想要培育鱼苗,就必须要先解决海水的问题。
引入天山雪水的目的是让海虾尽快适应淡水的生存环境,所以他们还特意调整了水塘水质,是为了能让海虾在类似于海水中的生态环境里生存。
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会定期加入本地的淡水,降低了水塘的盐度,让虾苗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适应新疆本地的环境。
海虾淡养的方式成功让新疆突破了多年来因环境弊端而造成的海鲜缺乏,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此外,在帕米尔高原的东部地区,有一个红旗农场,这里的地形非常的低,如果是在其他情况下,地势低的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培育鱼苗而言,这里却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地势低,导致这里汇聚了许多盐碱水,水质里含有大量的盐碱,并且pH值都在8之上。
专业的养殖团队利用当地的盐碱水试图重现海水环境,比如添加一些益生菌和微量的元素,再调配成能适合不同的海鲜生存的环境,并且没有一点污染的可能性。
如此养殖出的海虾口感极好,并且肉质也非常的鲜嫩,和其他地区养殖的海虾味道相似。
另外,新疆不止有盐碱水,还有大量的盐碱地,并且占据了新疆的1/3,这是因为新疆地形复杂,是三山夹两盆,土壤就就容易积累盐分和碱性物质,产生盐渍化。
这也是为什么新疆地有很多地方连草都长不出来,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有盐碱地的存在,只有个别不怕盐的植物能生存下去,所以才令人惊讶于,在如此恶劣且不占优势的地区,也能养殖海鲜产品。
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奇迹。其实在专业的科研团队眼中,新疆并非完全没有可塑性。
新疆的奇迹比如新疆的盐碱地虽然不能生长大部分植物,但其盐碱地的水质和一般的海水很像,比如天鹅湖,拥有10%的盐度,含有丰富的钾钙镁,这些元素对于南美白对虾和青蟹而言是非常好的生活环境。
不过并不能因为盐碱水是咸的,就随意投放养殖,它和海水的环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离子成分和盐碱的含量,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科研团队要在其中添加一些其他元素来打造近似于海洋的环境。
考虑到了新疆的气候和普通地区的不同,比如冬天非常漫长,并且气温极低,一般的鱼苗不一定能存活下来。
农场中就利用温棚恒温的模式来养殖种苗,提升它的存活率。
目前,红旗农场有4个温棚车间,养殖了8个品种,分别是石斑鱼、罗非鱼、鲍鱼等。
农场和塔里木大学、海洋大学共同合作,尽可能降低污染,实现环保零排放,让新疆也能成为海产品的“故乡”。
不仅如此,他们未来还打算继续新建30个左右的温棚车间,打造室外鱼塘3000亩,升级为室内外都能育养,并且还要形成包括加工和销售在内的全产业链,将盐碱地变成值钱的“养殖池”。
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新疆很有可能就翻身成为了重要的海鲜养殖地区,这一认知也将彻底颠覆人们对新疆干旱地区和恶劣环境气候的印象。
不过这都是大家对新疆的刻板印象,其实新疆有很多咸水资源和淡水,比如新疆博斯腾湖,每年能在这里捕捞5000吨左右的淡水鱼,它早已成了新疆地区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还有能产三文鱼的尼勒克县,是伊犁地区,被称为三大冷区之一,由于这里的气候原因,常年寒冷,没有过夏天,再加上周围有雪山,天然的雪水就会流入水库,形成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据悉,这里水库的水温通常是在10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非常有利于冷水鱼的生存。
在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下,新疆产出的海鲜产品也开始了销售,在海鲜陆养的模式下培育的海鲜,在2023年9月就上市了50多吨的海鲜产品,刚一上线互联网平台就被抢空了,消费者也在收到货后反馈好吃。
不过,新疆毕竟是一个偏远地区,光是运输就要花费不少钱,在很多人看来,它未必是一个好选择,不能只因为突破了现实环境的限制,就不顾成本。
事实上,过去新疆一直被当作是海鲜的禁区,当地人是无法买到外面新鲜的海产品的,而且也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周边的城市都没有办法对接新疆的海鲜市场。
可拥有了海鲜陆养的模式后,就可以为内地海鲜养殖户打开市场,也能吸引更多地区认可和加入海鲜陆养模式中。
提高经济改善水域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海鲜消费年增长率在25%左右,而新疆能够养殖海鲜,就能在一定基础上,既能满足当地人的海鲜食用需求,还能额外增加新疆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比如新疆养殖的160亩南美白对虾,一年就产值高达300万元,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另外,大家都知道新疆盐碱地是很难被改造的地方,但是如果加入海洋养殖,就会自动改变水域,从而平衡盐碱地的环境。
这是新的渔农综合利用模式,能够帮助新疆改变水域,同时也能让新疆地区迎来更多惊喜。
比如养殖渔业后,就有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停在新疆的天鹅湖旁栖息休息。
这都是因为新疆的水域和环境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最令人振奋的是,它代表着土地湿润化,也就是说,新疆原本干旱的土地也渐渐有了水,部分地区未来很有可能变得和普通地区的地质一样。
而这个现象,并非是科研团队凭一己之力实现的,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量逐年都在上涨。
过去的30年间,每10年都会增加6mm。
在过去,新疆迎来暴雨都是不可能的事,但就在2022年的5月底,新疆某地区就迎来了一场暴雨,降水量最高达58.8毫米。
降水量一旦增加,水域的面积也就会增加。
水域面积的增加,就能给新疆的海鲜养殖带来更多新机遇。
比如罗布湖,就非常好的展现了因为水域的增多而发生的变化。
罗布湖坐落在塔里木河,原本的水域面积并不算大,但借助严格的生态管理后,如今的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了12000余亩,这里的水域环境非常适合螃蟹生存,因此也自然而然,让当地人民享受到了螃蟹自由。
2015年起,罗布湖就开始大量的养殖螃蟹,味道非常鲜美,产量也非常乐观。
新疆的变化是非常可喜的,也很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水域的改变,让人们从不可能中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对于我国而言,不只是新疆地区的“进化”,更是帮助国家解决了未来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比如因为日本排放核污水导致水产品无法正常销售,也影响了水产的养殖。
新疆恰好能规避因日本核污水带来的威胁,更好保护国家粮食和健康的海鲜养殖环境,最大程度避免核辐射的影响。
与此同时,新疆的粮食种植也迎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种植水稻变多了,产量也十分高,平均达到650公斤,这个数据单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如果对比全国的水稻产量470公斤,就知道它究竟厉害在哪了。
2022年,新疆粮食实现了三增长,分别是粮食的总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其中粮食的总产量是自1978年之后第二次最高,达1813.5万吨。
这一数据的增长让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地之一,也颠覆了它曾经的形象,极其低调,在大部分地区都因干旱而头疼的时候,新疆早已悄悄成为粮食的主备军之一,为我国的粮食供应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相信未来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新疆会变得越来越好。
本文共计3281字,总耗时4小时左右,查阅了大量的官方资料完成编撰,在此,感谢各位看官的耗时阅读,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各位看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1]沙漠里养海鲜,新疆又干了件大事|来源:澎湃新闻
[2]沙漠里养海鲜!网友:新疆产的海鲜,是不是应该叫“新鲜”?|来源:青春兵团
[3]养鱼新模式了解一下 看沙漠边缘养“海鲜”是如何做到的|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