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我国受益至今

八方镜 2024-11-13 14:23:07

公元前 141 年,年仅 16 岁的刘彻登上皇位。

起初他并未真正掌握实权,朝中大权都被祖母窦太后紧紧攥在手中。

窦太后呢推崇无为而治,对文景之治时期的和平政策格外崇尚,不愿与匈奴再度开战,致使朝廷上下安于现状。

与祖母窦太后不同,年轻的刘彻绝不满足于安逸和平的现状,深知 “偏安一隅” 绝非长久之计。

在他看来,匈奴频繁侵犯中原,大肆掠夺百姓,已然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

刘彻不愿汉朝疆土屡遭外敌侵扰,渴望缔造一个不受匈奴威胁、无比强盛的强大帝国。

如此远大的志向决定了他绝不会安于现状,始终将目光聚焦于北方和西域。

他深知匈奴骑兵的强悍,明白汉朝若想在未来战胜匈奴,就必须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和出色的将领。

《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 “盛行养马”,以致 “街巷之中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他在全国范围内精心挑选优秀的骑兵人才,并着手在边疆训练士兵,逐步打造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队伍。

此时的汉朝正处于文景之治的繁荣时期,国库充盈,经济昌盛,为刘彻的军事准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可以说,他既有征战的意愿,又具备了实施战争准备的条件,但他的目标可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胜利,而是要通过一次彻底的反击,将匈奴的威胁彻底消除。

随着窦太后的离世,刘彻终于摆脱了权力的束缚,正式掌控朝政。

此时,他不再掩饰自己对开疆拓土的渴望,果断摒弃祖母的和亲政策,准备主动出击。

他大力改革国家治理,设立刺史职位,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每州派部刺史一人,负责监视州部内的郡县。

刺史秩虽低,但有权监察二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这一制度使得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更加严密。

在经济方面,他推行盐铁专营政策,为国家筹集更多财政资源,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与此同时,刘彻知人善任,独具慧眼,在他的重用下,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一代又一代杰出将领崭露头角。

终于,大汉王朝在武帝的缓缓推动下,对外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张骞出使西域

建元三年(前 138 年),汉武帝一声令下,张骞为持节使,以堂邑氏奴甘父为向导,率 100 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

武帝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大月氏与匈奴有仇。

匈奴的冒顿单于杀了大月氏的国王,还把头盖骨做成了酒杯,于是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但当时西汉王朝对西域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

而张骞所是要做的,便是抵达西域,寻找并联络大月氏,此后东西夹击北方强敌匈奴。

但张骞此行的艰难远超想象。

一行人经陇西,渡黄河,翻祁连,进入河西走廊时,他们被匈奴军队截获,整个使团被扣押在匈奴单于营地。

匈奴单于妄图招降张骞,让他成为自己的臣属,但张骞心志如铁,丝毫不为匈奴的威逼利诱所动。

在匈奴的囚禁中,他忍辱负重,绝不肯低头。

漫长的十年过去,张骞终于在匈奴营地找到逃脱之机,他带着随从和匈奴妻子,趁着夜色悄然逃出。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食物短缺、沙暴肆虐、气候严寒,在荒野艰难跋涉。

《史记・大宛列传》:“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历经千辛万苦,张骞一行终于抵达中亚的大月氏。

但此时的大月氏情况与汉朝预想截然不同,历经多次战乱后,大月氏已迁至肥沃草原,过上安稳生活,无意参与联合抗击匈奴。

尽管张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劝说,大月氏始终不为所动,张骞虽遗憾,却也理解其处境,无奈接受这个结果。

虽未达成联合大月氏的初衷,但张骞在西域积累了大量宝贵情报。

他领略了众多异域文明的独特风貌,了解到中亚各国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与汉朝相对隔绝的西域地理环境。

这些信息为汉朝带来全新见闻,也为汉武帝日后对西域的战略部署提供了珍贵参考。

但回程路上,张骞再次被匈奴俘获,可以说是命途多舛。

但多年监禁已经让张骞有了经验,这一次他依然是待时而动,终于,“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匈奴的这场动乱让他再次得到机会,终于是逃出生天。

张骞带着妻子和少数随从再度越过边境,成功回到长安。

当衣衫褴褛的张骞站在汉武帝面前时,距出发已过十三年。

张骞带回的不仅是中亚各国的详细信息,还有西域的通道和商贸前景。

他描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各国实力,让汉武帝和大臣们看到了汉朝西边广阔的国土、众多小国和异域珍宝,甚至看到了通过这些国家联系遥远身毒(今印度)的可能。

这些消息让武帝意识到,打通西域道路不仅能对抗匈奴,还能拓展汉朝影响力,让周边小国知晓我大汉威仪。

在张骞的影响下,汉朝逐步将西域纳入战略视野,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伟大贸易路线,让汉朝文化、商品和影响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征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贯穿甘肃,宛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中原与西域。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

这里的河南地包括了河西走廊的部分地区,早在秦朝时期,河西走廊就已经受到重视。

对于武帝而言,河西走廊成为了他此时实现北击匈奴、开拓疆土的关键战略要地。

一方面,汉朝能借此有效切断匈奴对西域各部的控制;另一方面,可将西域纳入版图,稳定边疆,构筑起西部屏障。

汉武帝在多年韬光养晦、积累国力后,毅然决定挥军西进,誓将这片关乎汉朝未来的重要区域掌控在手中。

匈奴部落频繁越境袭击汉朝边疆,掠夺财物、俘虏百姓,致使汉朝边境地区民生凋敝,百姓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唯有控制河西走廊,才能遏制匈奴南下路线。

然而怎么控制?答案当然是打出去,汉武帝别的缺,可手下的名将可是富裕得很,尤其是霍去病,简直可以说是天选之人。

霍去病是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其舅舅是卫青,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就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因其作战勇猛、机智果断,深得汉武帝器重,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在西征匈奴的战场上大展身手。

公元前 121 年,霍去病率领精锐轻骑兵,从长安出发,穿越茫茫大漠,直扑河西走廊的匈奴据点。

他的骑兵队伍灵活迅猛,擅长长途奔袭,在河西走廊展开了一场如迅雷般的突袭战。

霍去病作战策略大胆且出人意料,常常选择匈奴未加防备之时发起突袭,以令人措手不及之势将匈奴击溃。

短短几天内,他的军队接连突破匈奴在河西的多个要塞,打得匈奴各部毫无还手之力,匈奴士兵甚至来不及逃脱便被歼灭。

这场 “闪电战”,不仅彻底瓦解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防线,还收复了被匈奴控制多年的大片土地。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

为巩固胜利果实,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

通过设立四郡,汉武帝确保了河西走廊的长期稳定,使匈奴难以再越过长城威胁中原。同时,这些郡县也成为日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控制河西走廊后,汉武帝并未止步,为进一步消除匈奴威胁,他继续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役。

其中,著名的 “漠北战役” 标志着汉朝对匈奴战略的全面反攻。

在这次战役中,汉武帝再次任命霍去病和卫青两位名将,分两路大军向漠北匈奴王庭突袭。

两人配合默契,一路征战千里,不仅将匈奴主力赶出汉朝边境,还深入敌后,重创匈奴核心力量。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

此役彻底改变了汉匈力量对比,迫使匈奴逐渐从汉朝领土范围撤退。

河西走廊的收复与控制,让汉朝真正与西域建立了直接联系,也使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之梦逐步实现。

此后,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迅速增强,各国商人和使者纷至沓来,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汉朝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远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同时也引进了西域的葡萄、汗血宝马等稀有物种。

在河西走廊的稳定发展下,西域众多小国逐渐向汉朝靠拢,主动派遣使者入朝表达友好。

这些小国曾在匈奴威逼下对汉朝不屑一顾,如今目睹汉朝军事力量后,不得不重新审视对汉朝的态度。

汉朝利用河西走廊的地理优势,大大削弱了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力,也让汉朝的影响延伸到更广阔的土地。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远见卓识,河西走廊这片干旱之地才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造福后世无数代人,汉朝从此踏上 “走向世界” 的历史舞台,成为一个真正开放和包容的强大帝国。

远征大宛

大宛地处西域极西之地,靠近今日的中亚一带,因盛产优质战马,尤其是闻名遐迩的汗血宝马而著称。

这种马体格强壮,耐力超凡,堪称骑兵的绝佳坐骑。

对于汉武帝而言,汗血宝马绝非仅仅是稀有珍兽,更是关乎军事战略的关键资源。

若要彻底击败匈奴,除却勇猛的士兵与英明的将领,强劲的战马亦是不可或缺。

匈奴骑兵之所以令人胆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极高的机动性。

而汉朝的战马虽也优良,但与汗血宝马相比,仍略逊一筹。

汉武帝早年便听闻西域大宛国有 “汗血宝马”,此马不仅奔跑如飞,还能长途跋涉,即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自如应对,实乃神驹。

于是,他对汗血宝马的渴望愈发强烈,认定一旦获得这些宝马,汉朝的军事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为达目的,汉武帝派遣使者携带丰厚礼物前往大宛,表达汉朝希望购买汗血宝马的意愿。

但大宛国王对远道而来的汉使态度冷漠,甚至嘲讽汉朝距离大宛遥远,无法构成威胁,他们不但拒绝提供汗血宝马,还羞辱汉使。

愤怒之下,使节们砸碎了金马,这一举动惹怒了大宛国王,汉使遭到袭击,汉武帝得知使者遇害的消息后,怒不可遏,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远征大宛。

公元前 104 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将,率领数万大军远征大宛。

但这场远征却荆榛满目,汉军长途跋涉,沿途补给艰难,加之当地小国多依附匈奴,拒绝提供粮草,导致非战斗减员严重。

当汉军抵达大宛时,士兵们疲惫不堪,军心涣散,根本无力与大宛守军抗衡,此次远征最终以惨败收场,汉军被迫撤退。

尽管遭遇失败,汉武帝却并未放弃,在他看来,一次失败不过是一次试探。

于是,他决定筹备规模更大的第二次远征,汉武帝为此次远征做了充分准备,从全国各地征调大批精兵,还动员了大量粮草和牲畜,以确保部队在荒漠中能获得充足的后勤支援。

若能征服大宛,不仅能得到优质战马,还能震慑周边诸国,让西域各国不敢再对大汉不敬。

公元前 102 年,汉武帝再次派遣李广利率领更为庞大的军队出征。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

此次汉军准备更加充分,沿途小国见识到汉朝的决心和军队的强大威力后,纷纷低头,不敢再阻挠汉军前进,还为他们提供补给。

大宛国看到声势浩大的汉军压境,内部开始动摇,士兵士气低落。

经过激烈围攻,汉军最终攻陷大宛都城,面对汉军的强大压力,大宛国王被推翻,新的统治者为保住国家,向汉朝割地称臣,并献上汗血宝马作为贡品。

汉武帝终于如愿以偿,通过此役,大汉成功在西域树立了威望,大宛的投降让周边小国心生敬畏,西域诸国从此不敢再轻视汉朝。

他们开始主动与汉朝建立外交关系,甚至派出使者表示愿意通商和结盟,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此后,汉朝与西域的商贸往来日益繁荣,丝绸、瓷器、茶叶等汉朝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同时,西域的葡萄、胡麻、石榴等农作物也被引入汉朝,丰富了中原的物产。

汉武帝通过对大宛的征服,将汉朝的疆域与西域各国连成一体,西域各国在汉朝的影响下更加团结,逐渐摆脱匈奴的威胁。

汉朝的边疆因此更加稳定,这场战争虽代价巨大,但却是汉武帝的高瞻远瞩之举,使中国的版图与国力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为后世留下了一条通向世界的辉煌之路。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