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2年,大唐王朝正值盛世,一个叫李白的男人,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正是来自唐玄宗本人的“入职通知书”,邀请他入京当官。
一个之前穷困潦倒,天天被老婆嫌弃“的家伙,突然之间,就要飞黄腾达了,这简直比中了彩票还要爽!
李白激动得三天三夜没睡着觉,提笔写下了一首诗,诗名平平无奇,但其中的最后十四个字,却霸气侧漏,震烁古今。
几乎成了所有怀才不遇者的“爽文”范本,还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一、一纸诏书带来命运的转折公元742年,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彼时的李白,正落脚于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家中,仕途不顺、婚姻坎坷,都让他倍感失意。
或许连他自己都快要相信,自己真的只是一个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的“蓬蒿人”了,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位风尘仆仆的驿卒,突然出现在李阳冰的府邸。
他手中高举着盖有玉玺的圣旨,这圣旨自然是冲着李白来的,当李阳冰神情庄重地宣读诏书内容时,李白仿佛在做梦一般。
唐玄宗这位大唐盛世的缔造者,竟然亲自下诏,不仅表达了对李白的才华的赞赏,更是邀请他到翰林院任职。
那一刻,李白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几十年来怀才不遇的苦闷,被妻子嫌弃的辛酸,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欣喜的泪水。
这意味着他将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要知道翰林学士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
专门负责起草诏书、诗文等,是真正的“近臣”。
对于李白来说,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对他多年苦心钻研诗文的最好回报。
想当年为了能够一展宏图,他游历四方,拜访名士,四处投递诗文,却屡屡碰壁,如今他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他让他想起前妻对他的轻视和不理解,或许正是这些人生的低谷,才让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二、诗酒作伴的江湖人生其实在接到诏书之前,李白的人生,可以用“浪漫”和“漂泊”来形容,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加上家境殷实,使得他有机会广泛游历,遍访名山大川。
诗酒江湖的快意人生,塑造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不过这浪漫的背后,也隐藏着深深的孤独。
虽然李白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用自己的才华造福天下,但他四处求官,却屡屡碰壁,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苦闷。
在漂泊的旅途中,他的婚姻大事也没有落下。
李白这一生有过四次婚姻,第一任妻子许氏出身极高,祖父曾经在前朝封侯拜相。
不过这段婚姻持续了十年左右,许氏就于738年左右病逝。
第二任妻子刘氏,对李白“功名之心”颇为不满,认为他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最终离开了他。
后来李白又娶了宗氏,这段婚姻也以分手告终,最后一位妻子是鲁的女子,没有留下姓名记载。
在几位妻子中,刘氏对李白的影响最为深刻,她出身名门,对李白“不事产业”的生活方式颇为不满,认为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是扶不起的阿斗。
她甚至直接用“蓬蒿人”来嘲讽李白,认为他胸无大志,只会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蓬蒿人”这个标签,深深地刺痛了李白的自尊心。
从传统观念来看,李白四处游历,居无定所,确实算不上一个顾家的好男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白并非完全不顾家,他也有着对妻子和子女的关爱,流传于世的不少作品里,他都表达了对儿女的牵挂和不舍。
而李白的这首诗就与刘氏相关。
三、一首最爽的诗,十四字的豪迈接到唐玄宗的诏书后,李白欣喜若狂,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这首诗既表达了他被召入京的喜悦,也流露出对过去辛酸的感慨,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李白不屈服于命运的豪迈气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诗中李白巧妙地化用了朱买臣的典故,既表达了对曾经轻视自己之人的反击,也暗示了自己即将获得的荣耀和成功。
当然全诗最精彩、最“爽”的部分,莫过于最后十四个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十四个字,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李白豪迈人生的最佳写照,这十四个字,为何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被无数人奉为座右铭?
因为它不仅仅是李白的个人写照,更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李白的呐喊,实际上是在说,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敢于拼搏,就能打破命运的束缚,活出精彩的人生。
这句诗的魅力还在于它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自我的肯定和鼓励。
结语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像是一场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即使你曾经被嘲笑,被轻视,被贴上“蓬蒿人”的标签,也不要放弃希望。
要相信自己,像李白那样,勇敢地追求梦想,活出自己的精彩,李白永远激励着我们,去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芒。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 诗仙李白是个好老公吗?
崇信融媒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