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重塑是心脏在一些生理或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出现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等改变,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均可出现心肌重塑。心肌重塑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心肌重塑的病理生理基础、细胞基础和发生机制相关研究取得较多的进展,临床分子标志物检测、分子影像诊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治疗技术如三维生物打印、灌注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干细胞治疗等日新月异。
内容简介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心肌重塑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机制,为治疗心肌重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并为心肌重塑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全书共七章,详细介绍了心肌重塑病理生理基础、细胞基础、发生机制等内容,着重介绍了心肌重塑的基础知识,让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心肌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意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心肌重塑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现代实验室诊断技术,让读者能够认识心肌重塑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为心肌重塑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主编简介李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冠心病介入质控中心委员,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与心肌重塑的发病机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陈章荣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擅长于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如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获大理州“苍洱霞光”人才称号,获云南省高层次人次万人计划“名医”专项支持,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卫生科技三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罗振华 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入选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贵州地区心血管疾病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项。
编 写 团 队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