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很有道理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人家肉摊老板何曾不想这样处理呢?俗话说得好,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这其中一定是有很多猫腻的,不然肉贩子也不会放着钱不赚。
而网上就有很多人解释说,这是因为排骨的营养价值高,买排骨的都是冲着排骨的营养价值去的,带太多肉营养价值就变低了,所以就不会有人买。像这样的解释未免也太牵强了吧,明显是说不通的。
所以下面我就说说,我和肉摊老板打交道多年的经验,从人家那学习的一些卖肉的技巧。保证大家看得明明白白的。
排骨比肉贵,为啥排骨上不多留点肉,原因一:市场需求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排骨在大多时候的价格都是要比肉的价格高,但是我们花高的价格买的排骨却肉比较少,为啥老板不多留点肉,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顾客能吃到更多的肉,老板也能赚更多的钱。
其实每个肉摊老板在分割猪肉的每个部位的时候,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总结,权衡利弊后的结果,很多人想得很好,但是却忽视了这背后的隐藏风险。
排骨不能多留点肉,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决定了排骨不能多留肉,因为相比于价格较高的排骨,大多数人平时做饭对于肉的需求更多,所以对于肉摊老板来说,肉虽然价格低一些,但是卖的比较快,所以不存在肉剩下卖不出去的情况。
相反对于排骨而言,人们对于它的消费频率明显很低,只听过天天做饭吃肉的家庭,没听过谁家天天吃排骨的,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所以排骨虽然价格高,但是售卖的太慢,很容易出现当天没有卖出去剩下的排骨,而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因为这一点对于肉摊老板十分重要,一旦剩下的排骨就需要冷冻保存,而冷冻排骨的价格就要比新鲜排骨的价格低,而且还不好销售,如果一直这样积压下去,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占地方,价格低,资金周转慢,再加上猪肉的价格漂浮不定,谁敢积压肉,这明显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所以老话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是绝对有道理的,毕竟我们只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待表面的现象,而肉摊老板则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更深层次遇到的问题。
原因二:排骨肉带得多了,五花肉还咋卖?
消费者买猪肉是一块一块地买,猪的不同部位的价格都不同,所以大多数人也都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所以看似问题“排骨比肉贵,为啥不多带点肉,多赚点钱”这个问题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肉摊老板采购猪肉则是一头一头地买,都是按照毛重定的统一价格,而这个价格则是不上不下的,所以肉摊老板需要权衡利弊,将定价合理分配,才能保证不赔钱。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是一头猪身上有很多的肥油,这种肥油几块钱一斤,还不好卖,但是肥油的价格要比采购猪肉的价格低,所以才会在猪的一些部位上找补回来损失的价格,所以猪的一些部位就会卖的比较贵,在像是厚厚的肥肉价格要比瘦肉低,为啥瘦肉上不多带点肥肉呢?
原因很简单,瘦肉上带太多肥肉,顾客不愿意买,所以肉卖得就慢,存在积压。
而这其实就和排骨为啥不多带点肉是一个道理,因为排骨上带的瘦肉多了,那么和排骨连接在一起的五花肉上的瘦肉就会变少,而这就会严重影响五花肉的品质,以及影响五花肉的售卖。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排骨上是可以多带点,看似还能利益最大化,实际上从经营者的角度来分析,是不能这么做,因为弊大于利。
原因三:口感不同
试问大家,排骨为啥卖得比较贵,有几个是冲着排骨营养价值高去买排骨的,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冲着排骨的肉好吃才去买的。所以排骨即使带着骨头,价格比肉还要贵,也会吸引一些人去买着吃。
这就是为啥排骨不能多带点肉的原因,要知道排骨肉的口感不仅软嫩而且香味也足,而那一坨坨的瘦肉虽然便宜,但是吃起来又老又柴,肉香味也不足,价格自然就比较低。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因。
所以如果排骨上带的肉多了,暂且不说对于五花肉的影响,单单对于排骨上的贴骨肉的口感和味道的影响就很大,顾客买了一次吃着不好吃,大家想想还会有第二次生意可做么?照这样经营下去,都是一锤子买卖,关门大吉不是迟早的事。
这就好比是,同样是瘦肉,里脊肉比瘦肉要贵,为啥大家还要买价格高的里脊肉吃是一个道理,因为里脊肉的口感就决定了它的价值,并非是普通瘦肉能够比的。这和排骨上的贴骨肉不是一个道理么?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