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2024财报:营收3659亿、净利润272亿、汽车交付13.68万辆、研发投入241亿。3659亿营收创历史,小米汽车重新设定2025年交付目标:35万台。

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41.3%),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手机业务毛利率12.6%(同比降2%):受芯片成本上涨冲击,但ASP(平均售价)逆势涨至1138元,高端机型占比达25%,站稳4000-6000元价位段。汽车业务毛利率18.5%:第四季度飙升至20.4%,SU7系列单车售价23.45万元,比Model 3还贵!亏损62亿的背后,是产能爬坡期的战略投入。互联网服务毛利率76.6%:生态流量变现的“现金奶牛”,用户粘性持续增强。手机保份额,汽车冲高端,互联网稳利润,三线作战却三线均赢!
二、汽车业务:亏62亿也要梭哈,35万台交付目标剑指比亚迪尽管智能汽车业务全年亏损62亿,但第四季度亏损收窄至7亿,毛利率突破20%,释放强烈信号:小米汽车正在从烧钱换市场转向盈利冲刺!
交付量狂飙:SU7系列全年交付13.68万辆,SU7 Ultra提前完成1万台销量目标,单月产能已破万。2025年目标35万台:雷军放话“产能翻倍”,供应链大会紧急动员,剑指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 3。技术护城河:自研超电机V8s、澎湃OS 2系统、1000+汽车专利,智能驾驶技术年内落地。亏62亿算什么?小米汽车用23万均价证明:高端市场从不缺买单者,缺的是硬核技术!

手机出货量1.46亿台(全球前三)、AIoT设备连接数9亿台——这两个数字,是小米生态帝国的根基:
高端化逆袭: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23.3%,小米凭借Ultra系列站稳影像旗舰标杆。生态霸权:米家APP月活、小爱同学用户数双增长,智能家居用户人均5台设备,粘性堪比苹果全家桶。全球化收割:印度、东南亚市场持续发力,海外营收占比超40%,用性价比撕开缺口,用生态留住用户。当友商还在堆参数时,小米早已用“手机×AIoT×汽车”的三体生态,锁死用户的生活场景!
四、241亿研发砸向AI、芯片、操作系统“技术为本”不是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25.9%),研发人员占比48.5%,汽车、AI大模型、芯片成三大主战场。AI战略升级:语言大模型、多模态模型全面渗透智能座舱,小爱同学将进化为“全场景AI管家”。芯片突围:澎湃OS 2整合自研芯片,挑战高通骁龙、华为麒麟的底层话语权。241亿研发费,比某些车企全年营收还高!小米用行动证明:没有技术储备的性价比,终归是空中楼阁!
从“为发烧而生”到“为技术而战”,小米用3659亿营收撕掉性价比标签,用SU7 23万均价捅破国产车天花板。这份财报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一封战书:在手机、汽车、AI的交叉火力下,小米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开始!
转发此文,让所有人看到:中国科技公司的硬核逆袭,从不靠情怀,只靠技术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