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到一只被称为“草猞猁”的动物,画面中只见它叼着猎物在嘴边显得有些慌乱。
然而这只动物却不曾想到,它所叼的猎物将成为众人的拍摄对象。
是因为这只“猞猁”就本身就颇为独特还是因为它叼着的猎物带来了不少的吸引眼球的点呢?
于是这引起了人们诸多的猜想,该“草猞猁”究竟有怎样的本领让它一向高傲的“猞猁”主动示人。
“草猞猁”真身。“草猞猁”其实并不是猞猁,而是一种名叫荒漠猫的小型猫科动物,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这种小型猫科动物主要栖息在荒野地带。
此地地势较为平坦,且植被稀疏,具有一定的丛林生态环境。
荒漠猫并不是生活在真实的“荒漠”之中,其环境并不是干旱无水的沙漠地带,真正适合它的环境是半荒漠或是高山草甸。
有人说,因为荒漠猫的耳尖有毛,所以就将它叫做“草猞猁”,但其实这种动物并不能算作猞猁,它只是与猞猁同属于一个家族,都是猫科动物。
猞猁是体型较为大型的猫科,上面的这支则是其中较为小型的一支,就相当于在众多的大型猫科动物中荒漠猫算最小的。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狩猎技巧高超的本领,且因为体型小,所以他们可以节约许多食物供给所带来的动能损耗。
在近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我国已经在包括西北等偏远地区都逐渐普及监控等电子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数据获取方式相较传统调查方式更能有效获取数据,更加精准且高效。
所以如今我们对荒漠猫这一物种的信息也逐渐有所了解,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多。
然而以前,我们只能从不到十只尸体获取的数据去猜测该物种的生存状况,这给我们很大的研究局限性。
荒漠猫的捕猎方式。在发现这一幕的工作人员对于镜头中的“小猫”与众不同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他们发现捕猎表现出来的就是荒漠猫捕食时的一种一般状态。
那么这种状态就是他们认为稀奇之处的一种反常状态吗?
原来并非如此,在工作人员讨论后认为这是荒漠猫一种非常有效率的捕猎状态。
那么这种捕猎状态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能够反映出怎样的信息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荒漠猫的饮食构成情况,主要组成部分是小型啮齿动物,其中占比高达90%。
同时也有一些鸟类或爬行动物会成为它们的猎物,但范围相较于小型啮齿动物来说十分狭窄,而且数量也异常稀少。
在这些小型啮齿动物中,有一种叫鼢鼠(小土拨鼠)的动物,对于荒漠猫来说,它们是最得心应手的一种猎物。
并且这种兽类会在沙砾、土壤中打洞以用于筑巢和储藏粮食等行为,而这种行为恰好成为荒漠猫最有利于捕猎的线索。
劣势:鼢鼠虽然体型较小且十分笨拙,但是它们也有自己过关自保的方式,当大敌当前时,它们会迅速躲入自己的洞穴中进行隐藏,并使敌人无法找到自己。
优势: 并且鼢鼠虽然个体不大,但是数量十分庞大,就像是给它们四处撒网一样,是一个十分笨拙且没效率的方法。
处理办法: 于是因为鼢鼠打洞时会留下许多孔洞,这些可谓是给荒边猫准备好的捕猎工具,所以荒边猫便可以通过鼢鼠打出的洞口来找出鼢鼠藏身的位置,然后及时出其不备,可以提高捕猎效率。
这种发展历程下形成了一种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方法,但是相对野生动物来说,这是大自然对它们存在的一种合理分配,如此才会有生态链的正常运转。
荒漠猫种群现状。就目前来说,荒漠猫一年的繁殖期会诞生两胎幼崽,每胎幼崽数量基本是在1-5只之间,而且一般都不会低于两个。
由于数量较多又能够在成熟后繁衍更多后代,所以相对其他捕食性动物来说,它们人口数量多少也是鱼与熊掌兼得,同时也促进了生态链上的捕食链路正常运行。
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间,我国对于荒漠猫进行统计的时候,在新疆地区共发现了约77只个体存在,但是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就发现了约400只个体存在。
由于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对于荒漠猫这一物种拥有着极大保护,所以这个地区也就成为了它们栖息生存的重要场所。
生存环境对于种群数量影响较大,当生态环境恶劣以及生存空间不足时,野生动物会考虑减少繁殖数量来延续物种,这样就会出现一届中的幼崽数量过少,最终可能导致这一届的个体都消失殆尽。
这会影响到后来这一物种生存能力以及栖息能力,甚至导致这一物种灭绝,但当物种生存于生态环境良好又空间充足时就会进行无节制繁殖。
这样就会导致某类动物数量猛增,而猛增后的动物又容易造成资源和环境污染,如此就可能导致原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变得糟糕。
于是为了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就要给物种适当猎杀力量,但如果生态环境太低,又不适合某类物种狩猎,只能反常被当地其它野生动物进行捕获,最终造成灭绝。
如此可见生态环境与物种数量是成正比和相辅相成有关,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