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记者偶遇残疾老汉,看到一张旧照:这不是彭德怀和贺龙吗?

幕夜白历史 2024-11-23 03:21:07

1986年记者偶遇残疾老汉,看到一张旧照:这不是彭德怀和贺龙吗?

1986年的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和同事驱车来到湖南省某个偏僻的山村采访。车子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着,突然抛锚了。我们只好下车寻找帮助,在一户低矮的农家院落前停下。敲门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缓缓走出来。他的右腿明显有些跛,沧桑的面容上却透着一股坚毅。老人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简陋的土坯房里,我的目光被墙上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吸引住了 - 那不是开国将军贺龙和彭德怀吗?他们身边还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年轻军人。这张照片怎会出现在这个偏僻山村的农家?那个年轻的军人又是谁?而眼前这位跛脚的老人,又与这张照片有着怎样神秘的联系?

一、从平凡到非凡:一个农家子弟的成长历程

老人名叫张守远,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的农村,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中,佃农终年劳作却难以糊口。张守远的父亲是一位佃农,母亲则在地主家做长工,全家六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

从记事起,张守远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帮母亲担水、喂猪、割草。到了农忙季节,他常常和父亲一起在田间劳作到深夜。虽然生活艰苦,但父母始终坚持让他和弟弟妹妹读书。村里的私塾老师见他家境贫寒,只收取少量束脩,让他得以断断续续读了三年书。

1945年,14岁的张守远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做农活。那年春天,一支八路军部队路过他们村子。部队首长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张守远第一次听说了共产党,也第一次知道了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他央求父母让他参军打日本,却被父亲严词拒绝:"你是长子,要照顾弟妹,怎能离开家?"

随后的几年里,张守远一边劳作,一边留意着外面的消息。他经常听到村里回来的老兵讲述解放战争的情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看到土改工作队来到村里,按照政策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他家分到了两亩水田和三亩旱地,从此有了自己的土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得知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时,张守远再次萌生了参军的想法。这一次,已经当上生产队长的父亲同意了。在父亲看来,新中国给了他们土地,现在国家需要人民子弟去保卫,应该支持。

1951年2月的一个早晨,张守远带着家里仅有的两个馒头,穿着母亲新织的粗布衣服,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来到县城报名参军。在体检现场,由于他身强力壮,又有文化,很快就通过了征兵标准。

就这样,这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子弟,开始了他的从军之路。临行前,父亲拉着他的手说:"你去了可要好好干,咱农民的孩子能去当兵保家卫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母亲则一声不响地塞给他一个包袱,里面装着她连夜赶制的两双棉鞋。

张守远被编入新兵连后,刻苦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基本军事技能。他在训练中表现出色,不仅能吃苦,还经常帮助其他战友。短短两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选拔进入志愿军预备队。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来自湖南农村的年轻人,会在后来的战斗中创造出惊人的战绩。

二、战场上的英雄壮举

1951年6月,张守远正式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他被分配到一个步兵连,担任一名普通战士。初到朝鲜战场时,连队接到侦察任务,需要摸清敌军在白云山区域的军事部署。

当晚,张守远和另外两名战友组成突击小组,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潜入敌军阵地附近。途中,他们发现一处隐蔽的敌军观察哨。张守远示意战友埋伏,自己则利用地形优势,单独接近。他用匕首成功制服了哨兵,缴获了一份重要的军事地图,上面标注着敌军在该地区的火力配置。这次行动为后续战役提供了关键情报,张守远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1952年春,在上甘岭战役前夕,张守远所在部队接到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在48小时内突破敌军设在597.9高地的防线。这个高地是敌军重要的观察点,由一个加强连把守,还布设了大量地雷和铁丝网。

战斗打响后,敌军的火力异常凶猛。第一波进攻受阻,连队伤亡惨重。在第二次进攻前,张守远主动请缨,带领一个爆破小组,准备强行突破铁丝网。他们带着炸药包,在浓烟掩护下匍匐前进。当爬到铁丝网前时,敌军发现了他们,密集的弹雨扫来。张守远的左臂被弹片击中,但他仍坚持完成任务,成功炸开了一条通道。随后,他又端起冲锋枪,带头冲进敌军阵地,为后续部队开辟了突破口。这次战斗中,他不仅炸毁了敌军两个火力点,还活捉了一名军官。这份战功为他赢得了二等功。

1953年7月,在板门店谈判最后阶段,敌军对金城发动大规模进攻。在一次激烈的遭遇战中,张守远所在排遭遇敌军装甲部队的突袭。面对敌军的坦克,普通步枪根本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张守远注意到附近有一处废弃的弹药库。他带领几名战士,利用弹药库里的炸药,制作了简易反坦克武器。当敌军坦克驶近时,他们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成功击毁了两辆坦克,迫使敌军撤退。

这场战斗结束后不久,张守远被上级叫去拍照。原来是贺龙和彭德怀专程来部队慰问,要给立功战士们拍照留念。就是这张照片,如今挂在这间简陋的土坯房里。当时的张守远,已经是一位荣获特等功的战斗英雄,但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功臣日后会选择过着如此低调的生活。

在朝鲜战场上,张守远先后参加大小战斗37次,共计击毙敌军32人,俘虏9人,缴获各类武器装备31件。除了三等功、二等功和特等功,他还获得了"一级英雄战士"称号。然而,这些荣誉背后,是他付出的巨大代价:左臂留下了永久性伤残,右腿也因为弹片击中落下了终身残疾。

三、隐藏的荣耀岁月

1954年,张守远从朝鲜战场返回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突出表现和过人才干,准备将他提拔为营级干部。但他主动请求回到基层连队,说自己更适合做一名普通战士。上级领导几次找他谈话,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连队里,张守远担任了班长职务。他把自己在战场上积累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战士。每到训练时间,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虽然右腿落下残疾,但他仍坚持和战士们一起训练,甚至在5公里武装越野中,经常跑在队伍前列。

1956年春天,张守远所在部队被派往西藏援建。当时的西藏地区条件极其艰苦,海拔高,氧气稀薄,工程施工难度很大。张守远带领战士们修筑公路,常常顶着高原烈日工作十多个小时。一次,在修建一段山路时,他发现当地牦牛的运输方式很有特点。他就向上级建议,购买了一批牦牛,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

1957年,上级再次打算提拔张守远,这次是要他去军分区任参谋。张守远再次婉拒,表示愿意继续在基层工作。他说,自己在基层更能发挥所长。于是,他被安排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军营,负责新兵训练工作。

在那里,张守远遇到了一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兵。这些战士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有人连简单的汉字都不认识。张守远便利用休息时间,教他们认字写字。他编写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识字教材,配上图画和藏语注音,方便战士们学习。短短半年时间,就有二十多名战士学会了基本的读写。

1960年,张守远第三次被组织推荐提拔。这一次是要他去军区后勤部门工作,既能照顾他的伤情,待遇也会提高很多。但他依然选择了留在基层。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决定。他只是说:"在基层能真真实实为战士们做些事情,这就够了。"

1962年,张守远参与了一项特殊任务:在青藏高原为驻地部队建设蔬菜大棚。当地海拔4000多米,气候恶劣,很难种植蔬菜。他带领一群战士,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适合高原种植的蔬菜品种,还总结出了一套种植技术。这个项目后来推广到整个军区,解决了高原部队的副食供应问题。

在基层工作期间,张守远还成立了一个技术创新小组。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改装了许多训练器材。比如,用废弃的轮胎制作负重背心,用报废的通信线改造成训练绳索。这些创新不仅节省了军费开支,还提高了训练效果。到1965年,他们的创新成果被军区推广到多个部队。

这些年里,张守远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他都会主动去做义务劳动。他帮助当地村民修建灌溉渠,教他们使用新型农具,还组织战士们支援农忙。他的行动影响了很多人,带动了部队与地方的共建活动。然而,对于这些付出,他从不留下自己的名字。直到多年后,当地人依然记得有这么一位跛脚的军人,默默地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

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1966年,张守远从部队转业后,婉拒了县里提供的干部职位,主动请缨到最偏远的山区插队。他选择了北方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成为了一名普通农民。村里人都不知道,这位默默耕种的跛脚汉子曾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

来到山村的第一年,张守远注意到当地农民种地方式落后,产量低下。他把部队里学到的科学种植方法教给乡亲们。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实行深耕细作,改良土壤。第二年,全村的粮食产量提高了近三成。

1968年,山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眼看庄稼要绝收,张守远带领村民们挖渠引水。他发现村子西边的山上有一处泉眼,便组织人力,沿着山势开凿水渠。整整干了两个月,终于把水引到了农田。这条水渠不仅救活了当年的庄稼,还成了村里重要的灌溉设施,村民们把它叫做"守远渠"。

1970年,张守远自费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这是村里第一台农业机械。他把拖拉机借给需要的村民使用,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到了农忙季节,他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帮助村民们耕地。一年下来,他的拖拉机为全村节省了大量人力。

1975年,村里开始发展副业生产。张守远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提出种植核桃树的建议。他自掏腰包买来优质核桃苗,还请来农业专家指导种植技术。十年后,这些核桃树开始挂果,成为了村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1980年,县里要给他评劳模,张守远坚持推荐其他村民。他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那些年,每逢过节,总有老战友来看望他,可他都让他们不要声张自己的军人身份。直到1985年,一位老战友不慎说漏嘴,村民们才知道这位跛脚的张大哥曾是战功赫赫的特等功臣。

1990年,村里要修建新的学校,集资困难。张守远卖掉了自己准备养老的一头牛,把钱全部捐了出来。他还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艺,亲自参与校舍建设,一干就是三个月。学校建成后,他常常自费给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从不让别人知道。

2000年后,张守远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他把自家的一间房子改成了农技学习室,免费教授农民新技术。每到农忙季节,他总是拄着拐杖在田间地头转悠,给村民们出主意。虽然腿脚不便,但只要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他都会参加。

张守远的家很简陋,土坯房里除了几件简单的家具,就只有一面锈迹斑斑的军功章和那张与首长的合影。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对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从不主动提起,但那些奖章和军功证书,都安静地躺在他的木箱子里,诉说着一段不愿张扬的峥嵘岁月。

五、英雄的最后岁月

2005年,已经80岁的张守远依然保持着清晨五点起床的习惯。他每天都要在院子里锻炼一会儿,然后去村口的小广场打扫卫生。村里人都劝他安享晚年,不用这么辛苦,但他总是笑着说这是多年的习惯,改不了了。

2007年春天,村里开展了一次退伍军人座谈会。当地政府得知张守远的事迹后,特意派人来家里慰问。来访人员看到他住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要给他申请危房改造,被他婉拒了。他说村里还有更需要帮助的人。

2009年,张守远被评为"最美退伍军人"。县电视台来采访他时,他谈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战功,而是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说,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都能读书上学,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心里特别高兴。

2010年,一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与张守远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专程从东北赶来看望他。两位老人坐在院子里,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景。老战友带来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他们在上甘岭战役后的合影。张守远把这些照片小心地收藏起来,说要留给村里的青少年。

2012年,村里建立了一个荣誉室,要把张守远的事迹和照片陈列其中。张守远起初不同意,后来在大家的坚持下才勉强答应。他把保存了几十年的军功章、证书都捐了出来,但要求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太显眼。

2015年,张守远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差,但他仍坚持参加村里的公共事务。那年夏天,他带着拐杖,参加了村里的植树活动。虽然只能在旁边指导,但他坚持从头看到尾,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树经验教给年轻人。

2017年,一个研究抗美援朝历史的学者来村里采访张守远。学者发现,张守远的很多战斗细节都未被记录在案。通过整理他的口述历史,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争史实得以保存。这些材料后来被收入了某重点研究机构的历史档案。

2019年深秋,张守远因病住院。在医院里,他仍然关心着村里的事。他询问着村里的粮食收成,问新修的水利工程是否完工。临终前,他把自己积攒的一些钱托人捐给了村里的小学,用于设立助学金。

2020年初,张守远在村里的老宅子里安详离世。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在他的床头发现了一个旧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这些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留下什么。"

按照张守远生前的遗愿,他被安葬在村子后山的一处普通坟地里,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没有任何的荣誉称号。但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这位老兵的一生,是一部无声的奉献史诗。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