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红25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当时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 1934年11月,红25军在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咔嚓一下,正式迈开了长征的大步子。那时候,军长程子华才29岁,政委吴焕先也就27岁,俩小伙子风华正茂呢。这支红军队伍,拢共2980号人,别看人少,肩上扛的可是转移和保留革命家底的大任务。他们从鄂豫皖那块儿根据地溜达出来,一路走过了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个大省,差不多走了五千公里,走了整整十个月。路上他们还时不时上演以少胜多的好戏,比如在独树镇、庾家河这些地方,最终,1935年9月,红25军乐呵呵地到达了陕北永坪镇,成了长征路上第一拨到陕北的红军兄弟。 那时候的红25军啊,平均年龄估计跟高中生差不多,甚至有的小兵才十岁,简直就是童子军嘛。他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军装,扛着快散架的武器,但心里那股子信念比谁都硬:北上抗日,留住革命的火种。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俩年轻人,但沉稳得跟老江湖似的,全军的安危都指望他们呢。 长征刚开始十来天,考验就来了。1934年11月26日,红25军在方城县独树镇被敌人给“埋伏”了。那时候天气冷得跟冰窖似的,枪栓都冻得跟石头一样硬,拉都拉不开。可咱们战士们不含糊,直接跟敌人肉搏上了。吴焕先带头往前冲,程子华也是豁出去了,俩人带着队伍一阵猛打,最后硬是把敌人给打跑了,转危为安,够牛气吧!紧接着,红25军一股脑儿扎进了陕南,跟敌人在庾家河那儿干了一仗,那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生死较量加方向抉择的大戏!省委大佬们在枪林弹雨里一拍大腿,决定在陕南搞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兄弟们这下算是有了自己的窝,开始拉帮结伙,哦不,是发动群众,队伍是越扩越大。到了1935年7月,人数噌噌噌涨到四千多号人,成了长征路上的一股清流,别人都在减员,他们倒是逆向生长! 这支队伍不得了,装备好得让人眼馋,每个连轻重机枪齐全,还有个手枪团撑场面,走起路来跟阅兵似的,整齐划一,搞得敌军都差点儿认错人。但一开枪,那叫一个迅猛,敌人立马被打得落花流水,板桥那一战,就是最好的广告! 转眼到了1935年9月,红25军哼着小曲儿到了陕北永坪镇,成了长征路上第一个到陕北的“快递小哥”。这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愣是用自己的热血和勇气,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叫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