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6年,陕西盗墓一哥杨彬入狱七年以后,突然向警方透露,他除了盗掘西安南郊武慧

2006年,陕西盗墓一哥杨彬入狱七年以后,突然向警方透露,他除了盗掘西安南郊武慧妃的敬陵,将里头重达二十多吨的石椁,以一百万美金的高价倒卖出境。曾经还把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著名宰相韩休的墓也给挖了。 2006年,西安的一间出租屋内,地面上散落着空啤酒罐、快餐盒和几本翻得卷边的文物图册。 而此时,几个警察正在仔细搜查。 这里,是轰动全国的陕西特大盗墓案主犯之一杨彬的落脚点。 此人曾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如今却沦为盗掘古墓、走私国宝的“地下工作者”。 警察翻箱倒柜,寻找铁证。 突然,一个年轻警员发现了一个便携式移动硬盘。 警员拿起它,找来一台笔记本电脑,插上数据线。 当文件夹被点开,瞬间,数千张高分辨率照片占据了整个屏幕! 照片的内容,让在场的所有警察都惊呆了。 是触目惊心的犯罪现场实录! 这个硬盘,瞬间成了破案的关键物证。 杨彬,早年供职于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技术精湛,对构图、光影有着专业级的敏感。 这份职业背景,本应记录美好,却被他扭曲为记录罪恶的帮凶。 90年代下海经商失败后,杨彬的人生轨迹发生剧变。 他开始对文物产生痴迷的兴趣,加上经济困顿,驱使他走上了盗墓的不归路。 他并非传统意义上“土夫子”,而是将摄影师的细致观察力和学习能力,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他潜心研究《中国文物地图集》,泡在博物馆里揣摩真品,反复观看考古纪录片,硬是自学了一套寻找、识别、盗掘高价值古墓的“本领”,甚至掌握了类似“分金定穴”的定位技巧。 他拉拢同伙,组建了盗墓团伙。 他们的目标,是埋藏着顶级文物的王侯将相陵寝。 西安南郊,一片看似寻常的麦田之下,沉睡着一座唐代贞顺皇后的敬陵。 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地位尊崇,陵墓规制极高。 杨彬团伙,发现了财富的味道,盯上了这里。 他们利用专业设备,在夜色的掩护下,疯狂挖掘。 巨大的盗洞,直通12米深的地宫。 当手电筒照亮墓室中央那具庞然大物时,连见多识广的杨彬也为之震撼。 那是一具体量惊人、雕刻极其精美的彩绘石椁! 石椁是套在棺木外的石质外棺,是唐代最高等级墓葬的象征。 敬陵里的这具石椁,重达27吨,通体雕刻着繁复的唐代宫廷生活场景、神兽、花卉,工艺登峰造极,堪称无价之宝。 然而,在盗墓贼眼中,它只是巨额美元的化身。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杨彬精心策划了一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他将石椁精密地切割分解成31块,每次行动都派人监视周边村落,稍有风吹草动便暂停。 最终,他们耗时一年多,分六次,将这27吨的国宝,从地宫吊出,装上卡车。打包带走。 最终,这具石椁部件,被走私出境,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的古董商。 杨彬的摄影“爱好”在此刻暴露无遗。 他不仅盗墓,还记录了整个犯罪过程。 这些照片,连同其他盗墓现场的记录,被他存储在移动硬盘里,视为“宝贵资料”。 他或许从未想过,这个硬盘,会成为他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2006年,陕西警方在侦办另一起重大盗墓案吕氏家族盗墓案时,顺藤摸瓜,锁定了杨彬这个目标。 当警方突袭杨彬的出租屋时,除了查获土制猎枪、盗墓用的雷管等物证外,那个硬盘,成了意外的收获。 硬盘里存储的5232张照片,清晰、详尽地展示了杨彬团伙盗掘敬陵的全过程。 警方和文物专家们一张张翻阅这些高清照片。 他们迅速比对照片中的细节特征、墓葬结构、壁画风格,结合前期掌握的线索和文物地图集,最终确凿认定照片拍摄地,正是西安南郊庞留村附近那座等级墓葬贞顺皇后武惠妃的敬陵! 杨彬的“摄影杰作”,成了最有力证据。 然而那具被分解的石椁,已流失海外。 案件性质,从国内盗墓案演变为涉及文物非法出境的跨国大案! 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国宝追索行动,由此拉开序幕。 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困难重重。 陕西文物稽查大队肩负重任,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与法律博弈。 他们依据硬盘照片提供的铁证,以及国际公约,与国际刑警组织紧密合作,多次远赴香港、美国,与美方相关部门及古董商进行艰难谈判。 硬盘中的照片,成为谈判桌上最直观证据。 历经近两年,在确凿的证据和国际法律框架的压力下,美国最终同意归还石椁。 2010年,被切割成31块、漂泊海外数年的唐代贞顺皇后敬陵石椁,终于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故乡西安。 杨彬本人,为疯狂的盗墓生涯付出了沉重代价。 2007年,他被依法判处死刑。 无论犯罪如何精心策划,技术如何被滥用,历史的罪证终将被记录,被盗走的文明,终将归来。 主要信源:(搜狐网——史上体量最大的文物走私案,27吨重的石棺椁被盗卖至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