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赖账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尼日尔变脸:希望中企涨工资…… 这事儿还得从

赖账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尼日尔变脸:希望中企涨工资……

这事儿还得从3月13日说起,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奇亚尼大笔一挥,给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和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国高管发了“逐客令”,理由是“中国经理工资是当地员工的三四倍”、“没按要求雇佣本地分包商”。

更绝的是,连专门接待中方员工的阳光国际酒店都被吊销执照,罪名是“禁止外籍人员进入”!

这明摆着就是卸磨杀驴!谁不知道,尼日尔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中国的鼎力相助——从2003年开始,中石油累计投入46亿美元,顶着漫天黄沙、死扛中暑风险,还要冒着疟疾的威胁,一步步帮他们开采石油、修筑管道。

截止2024年,中资贡献了他们全国10%的GDP和八分之一的税收,连石油出口90%都得走中国建的2000公里输油管道。去年军政府上台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是中国主动借给他们4亿美元预付款,约定一年后用原油抵债,如今时间未到,尼日尔军政府却公然背刺,合着中国的付出喂给了白眼狼?

至于他们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中国人扎堆住酒店是罪过,中国工程师在撒哈拉沙漠里顶着50℃高温修油井,却不能拿高薪?凭什么?咱中国员工在沙特大沙漠里干活时,工资可比这高多了,也没见哪个国家跳出来说三道四啊。

但尼日尔军政府显然不这么想。他们一边查封炼油厂账户,一边狮子大开口要把原油分成从15%提到30%,还突然给中企甩出1.3亿美元的“补税单”,扬言不交钱就在5月31日之前把所有中国籍员工全部赶走。这哪是正常商业谈判?分明是明抢啊!

中国自然不会惯着他们,5月31日没到,中石油员工就带着资金、技术,全方位撤离。这下,尼日尔算是吃瘪了——赶走中企高管后,尼日尔的石油产业直接瘫痪:油田产量暴跌80%,七成燃油供应断了,柴油价格疯涨,连运货卡车都趴了窝,最后还得低声下气找邻国尼日利亚借油。

按理说,尼日尔这么折腾,多少该有点自知之明了吧?可他们偏不。这边油井阀门还没搞明白咋开,那边又开始琢磨新花样:希望中企给当地员工涨工资。

这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您前脚把给高薪的中国经理赶走,后脚又嫌本地员工工资低,合着好处都让您占了?要知道,尼日尔人均年收入才630美元,中企给当地员工开的1200美元月薪已经算是“高薪”了。

再说了,中国工程师冒着被极端组织袭击的风险干活时,咋没见您给涨点“危险津贴”?现在让我们涨工资?做梦呢?

其实,尼日尔军政府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不少“迷之自信”。他们觉得自己学俄罗斯赶走法国驻军、收回铀矿的那套挺管用,就想照葫芦画瓢从中国手里抢石油产业。可他们忘了,俄罗斯是有硬实力撑腰,尼日尔拿啥跟中国较劲?就凭他们那人均GDP722.7美元、失业率0.4%的经济底子?还是凭那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光环”?

现在回头看,尼日尔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本来靠着中国投资好歹能混个温饱,结果非要学人家搞“资源民族主义”,最后把自己搞成了“能源难民”。

更讽刺的是,他们前脚赶走中企,后脚就得求着中国技术人员回去复工——毕竟,那些在沙漠里摸爬滚打了22年的中国工程师,才是真正懂尼日尔石油命脉的人。

这场闹剧还暴露出一个残酷现实:有些国家总觉得外国投资是“唐僧肉”,却忘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道理。中国企业在尼日尔的每一分钱投入,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尼日尔军政府要是继续这么折腾,别说4亿美元的债了,恐怕连未来的合作机会都得赔进去。毕竟,谁愿意跟一个随时可能掀桌子的“合作伙伴”做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