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朝鲜战场,125师擅自撤退,导致数万美军逃走,军长吴瑞林怒道:“若非

1950年,朝鲜战场,125师擅自撤退,导致数万美军逃走,军长吴瑞林怒道:“若非125师临阵退缩,我们42军绝对能成第二个‘万岁军’!” 1950年的冬天,朝鲜半岛的冰天雪地里,一场决定战争走向的大戏拉开了帷幕。志愿军的目标很明确: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以南。总司令彭德怀布下一个大口袋,准备在德川、宁远一线包围歼灭敌人。 在这场宏大的“包饺子”战役中,两支王牌军,本该是双剑合璧,结果却是一支被誉为“万岁军”,另一支则留下了指挥官们抱憾终生的悔恨。 故事得从一次临阵调整说起。第一次战役里,第38军打得不甚理想,军长梁兴初憋着一肚子火,被彭总一顿狠批后,更是誓要雪耻。他主动请缨,请求独吞德川这块硬骨头。这份决心打动了指挥部,彭总最终拍板,同意了。 于是,38军独揽德川,而第42军的任务也随之加码:吃掉宁远方向的韩军第8师,然后与38军兵分两路,沿不同公路高速穿插,直扑顺川,彻底关死美军主力西撤的大门。42军军长吴瑞林把自己的部队比作一把尖刀,要狠狠扎进美第8集团军的退路上。 这条穿插路线长达140公里,几乎是38军的两倍,而且全是山路。可吴瑞林觉得,这正是42军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他大手一挥,定下部署:125师主攻,124师跟进,126师绕到敌人后方。 战役初期,一切顺利得仿佛剧本写好的一样。11月26日,38军轻松拿下德川;42军也传来捷报,攻克宁远,缴获的物资堆满了几十辆卡车,足够支撑后续行动。吴瑞林兴奋地给前锋125师师长王道全发电:“顺川就在眼前了,加把劲,一鼓作气拿下来!” 29日,当125师的先头部队冲到新仓里时,迎面撞上的不是预想中溃败的韩军,而是美军最精锐的骑兵第1师。原来美军已经察觉到危险,调来了最强的部队死守断后。 一时间,美军B-29轰炸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将山头烧成火海,炮弹雨点般落下,电台也被强电磁干扰,变成了一片杂音。前锋373团瞬间伤亡三百余人,全师伤亡也很快超过七百。 师长王道全打了一辈子游击,哪见过这种工业化的钢铁风暴,美军的火力密度是他们的十倍不止。他对政委谭文邦说:“这么硬拼,是让战士们去送死。”犹豫再三,他最终咬牙下令:“命令373团撤出战斗,全师后撤。” 然而这一退,却打乱了整个42军的节奏。准备跟进支援的124师毫无防备地撞进了美军的炮火覆盖区,山炮营营长王铁牛后来回忆,他们正准备冲锋,炮弹就砸了过来,10门山炮瞬间被炸飞,很多人连敌人在哪都没看清就倒下了。 远在军部的吴瑞林急得团团转,反复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拿下新仓里!”可命令却送不出去。等通讯员冒死徒步三个小时将命令送到125师时,已经是下午三点。王道全一看表,冷汗直流:完了,美军早就跑远了。 美骑兵第7团团长约翰逊中校在电台里轻蔑地评价,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似乎在犹豫,打得毫无章法。当125师追到江边时,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车队扬长而去。第二天清晨,吴瑞林得知消息,气得把筷子都摔了。 就在42军功败垂成之际,战场的另一端,38军正在上演一出战争神话,其麾下的113师,在师长江潮和政委于敬山的带领下,14个小时强行军72公里山路。 副师长刘海清在队伍里嘶吼:“三所里就是我们的阵地,死也得死在那!”他们竟然奇迹般地提前5分钟抢占了阵地,而美军撤退车队的车灯,已在山脚下闪烁。 337团2连在龙源里甚至用血肉之躯去阻挡美军坦克。连长张友喜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时高喊:“老子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38军的指挥也同样果断,113师被美军侦察机发现后,指挥官下令队伍大摇大摆地走,迷惑敌人以为是溃退的韩军。 114师在嘎日岭遭遇土耳其旅,果断派部队攀上悬崖,一小时就解决了战斗。彭德怀总司令亲笔写下“第38军万岁”的嘉奖令。 战后,吴瑞林气得摔了搪瓷缸:“38军113师能做到的,我们42军为什么做不到?”125师因贻误战机被处分,师长王道全留职察看。吴瑞林摸着42军的战损报告,眼眶通红。 “保存实力”这种游击战思维,在美军强大的空地协同火力面前,无异于自断手脚。关键时刻的情报中断和指挥员的片刻犹豫,让战机稍纵即逝。当然,42军作为穿插最远、最外层的部队,缺乏支援,又意外撞上美军最强王牌,其困难确实也超出了预料。 吴瑞林晚年回忆此事,感慨道:“战争不是算术题,胜利只属于敢拿命去完成任务的人。”他也说过:“要是当时真拼了命追上去,就算代价大点,也不会留下遗憾。” 但是战场上没有如果,也没有回到最初,一场战争结束了,那就是结束了,当时的场景和环境是无法复刻也无法挽回的。王道全的心中想必也经常会泛起阵阵悔意,在战场上就是如此,局势瞬息万变,一点点的犹豫或者迟疑,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吴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