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我老婆结婚之前,曾经有“半个”妻子。
之所以称之为半个,是因为已经订婚,只差办酒席这个程序了。
那些年,在我们这个二十八线小县城的乡下,按照风俗,订婚酒席吃完,隔个差不多半年一年再把结婚酒席一摆,就算是结婚了。至于领结婚证这种事,简直是细枝末节有空再做的事。
她是我小学同学,和我家离得很近,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初中一毕业,两家大人就商量好了婚事,现在说来是包办婚姻。但是这种事情基本上我们没有什么置喙的权利,甚至于在当时我们自己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初中毕业以后,两家就把订婚酒摆了,然后她就辍学,安心在家务农待嫁。毕竟家里还有三个男孩子都没有成家,家里负担也大。拿她父亲的话说,女娃娃嘛,读再多的书都没用。而我呢,则是去了县城念高中。
人果然是会变的。
进城后,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是所谓的开了“眼界”,慢慢我就对这事反感起来。
从老家到我念书的县城差不多五十多公里路程,她总喜欢来看我。她一早出发,然后是一天的山路。送一些她自己做的衣帽鞋袜,各种吃食。
但这其实很给我找麻烦,至少我当时是这么想的。这意味着她每次到了学校,差不多就是天擦黑的时候了,我还得去麻烦请女同学留她住一晚上。
一个月差不多要来两三次吧,每次她一来瘦瘦矮矮的身影刚出现在教室门口,同学就开始起哄。
“××,你婆娘来看你了”,然后哄堂大笑。
还有同学调侃:“还是你好啊,说不定念完高中,你都可以当爹了”
当时就觉得,这简直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啊。
终于忍不住,我提出让她以后别来了。
“你这样让我很丢脸你晓得不,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回老家了以后。”我威胁她。
她脸色白了白,然后低了头,模糊不清的说了句哦。
但是后面依然如故。
然后我就开始躲着她,有时候估计她要来学校了,我就给老师编各种理由请假,然后偷跑到网吧呆上一天。
现在我都很多次想象过她发现找不到我,那茫然无措的样子。
后来念大学,我去了更远的城市。
她就开始给我写信,那些手工的东西依然会给我寄来。我有时候回信,有时候不回,完全看心情。反正放假我肯定是不回去的。
直到后来工作了,一直找各种借口,各种理由不回家,不见她。
最后终于下决心解决这件事情的时候,零八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事吧。
她死了,一家子只有她母亲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