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桂是大梁人,父亲去世后家道虽中落,但仍有万贯家产,母亲为他聘了同乡卢家的女儿卢四娘。 四娘不仅貌美,还特别聪明,新婚当晚就在心里盘算:"富 家子 弟,大多骄傲成性,不约束住他,稍一放松就管不住了。" 于是柔中带刚,只一晚,就把田一桂吃得死死的。 四娘善于观察婆婆的心意,关心冷暖,备好饮食,孝顺媳妇的名声就此传开。她又善于和亲戚相处,没半点失礼,人们都说田一桂娶了个好媳妇。 只是在闺房之内,四娘对田一桂的掌控很多。 自从新婚之后,白天遇到田一桂,从不笑语。走路必走不同的路,坐着必坐不同的席子,像吵架了一样。等到两人私下相处时,田一桂说话稍有轻薄,四娘就会指责他轻浮,哭到泪水沾湿衣襟,感叹自己命苦。 而亲热之时,她的一颦一笑,都展现出蕞美的姿态,让田一桂觉得得到她不容易,舍弃她又实在困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婚后一个月,田一桂因事触怒四娘,脸上被抓出伤痕。好友祝希年见了,劝他振起夫纲,田一桂毫不在意,回家还把这话告诉四娘,四娘非常生气。 一天,祝希年来访,田一桂叫人上茶,四娘用糖浆拌辣椒涂在茶杯里,让丫鬟端给客人。祝希年直接喝了,嘴唇像被胶粘住,还麻得难受。看到杯子,才明白四娘怪他多嘴,便笑着离开,不再唠叨了。 不久,田一桂的母亲去世,四娘从此更加专横。 一天,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四娘迁怒于田一桂,突然把汤碗扔过去,说:"你这乡下佬居然用这样的饭菜招待我这样的美人?" 此后,厨房的事,田一桂便亲 自过问,生怕触怒她。 但偶尔他还会回嘴,四娘认为丈夫没完全俯首帖耳,从此不再和他说话,晚上打扮得非常美丽,虽让他进房,却不让田一桂近身。 田一桂对四娘又爱又怕,心中矛盾难以言说。 于是,他越加遵守妻子的规矩,四娘有时故意羞辱他,他也半步不动。叫他牛,不敢答应马;骂他一整天,也不敢回一句。 一天晚上,四娘因事迁怒于一个丫鬟,把她绑在柱子上,狠狠鞭打,田一桂于心不忍,在一旁好言相劝。四娘却更生气,猛地扯下丫鬟的裤子,挂在田一桂头上,他却不敢计较,还强装笑脸。 次日出门,遇到堂弟,田一桂愤愤地诉说此事。堂弟说:"别担心,我去劝她。" 直接来到嫂子住处,见到四娘先叹气,又大笑。 四娘明白他的来意,假装问:"小叔为何先悲后喜?" 堂弟说:"听说哥嫂分居,担心田家断了香火,所以难过。" 四娘又问:"那为啥笑呢?" 堂弟说:"我不自量力,想给哥纳个妾,又怕嫂子不容。如今嫂子不愿侍寝,正好能了我的心愿,能不高兴吗?" 四娘突然笑了:"那该早点办,你哥怕是等不及了。" 说完,就聊起别的事,态度温和。 堂弟大喜,告诉田一桂,还花重金为他找妾,十天就成了。 等小妾进门,四娘突然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小妾坐在身边。田一桂细看,小妾虽年轻貌美,终究比不过四娘,但得不到蜀也能得到陇,很欣慰。 四娘为小妾准备了新衣服,被褥也崭新,还说:"我明天就把家政交给她,让她住这儿。我正好吃斋念佛,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田一桂有些疑虑,便温言相劝。四娘说:"我累了!你别在这儿啰嗦。" 放下帷幕,脱 衣安睡,却故意留着灯,等他过来。 田一桂好不容易纳了妾,像得到百两黄 金,可刚解开小妾衣扣,就闻到一股腥臭味,进了被窝,还是这味。 田一桂忍不住想吐,光着身子就去找四娘,见她睡得正香,拉开被子钻进去,只觉温香如兰,久别如新婚。 只是那个小妾,熬过这长夜,知道被正室算计,只能哭泣,不敢作声。 早上,四娘剥去小妾华服,让她扫厕所,稍偷懒就鞭打,小妾渐渐没了人样。 四娘和田一桂和好如初,管束却依旧严厉,他只好认命。 几天后,堂弟来看哥嫂,田一桂刚好外出,四娘骗他:"新人很满意。只是想家,得小叔去安慰安慰。" 堂弟信了,答应道:"好。" 便让丫鬟带路。还没进屋,突然有个女人从里面出来,脸又黑又脏,衣服破烂,细看正是那小妾。 堂弟惊讶询问,小妾还没回答,四娘突然从外面冲进来,骂道:"你偷哥哥的小妾?" 堂弟羞愧难当,赶紧跑了。 四娘接着毒打小妾,逼她招认。小妾屈打成招。 田一桂回来后,四娘把这事告诉他,他大怒,和堂弟断了关系,小妾也被转卖给别人。 由此可知,四娘留下小妾,正是为了整治她的小叔。 次年,四娘突然生病不 治。临终时,她还强撑着起来对镜梳妆。田一桂在旁边稍有不慎,她就把镜子扔过去,喊道:"老天为何不仁?为何让我四娘死,让这懦弱男人得志?" 话没说完,呕血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那些怕她的丫鬟婆子,这才敢说她的事:原来四娘给小妾的衣服被褥,都用晒干的鱼腥磨成粉,撒在棉絮里,锦绣内 衣更是加了料。 田一桂卸下重担,很快再婚,也是乡里大户的女儿,相貌远不如四娘,凶悍却一样。田一桂习惯了畏惧,又懦弱不敢抗争,后来郁郁而死。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有的奇葩,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