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因为吃过亏上过当,如果没有印度的挤压,巴基斯坦大概率不可能和中国走一块,巴基斯坦、印度一直亲美。 先说说巴基斯坦现在为啥这么需要歼-10CE?这事儿得从印度开始说起。这些年印度铆足了劲儿更新装备,又是花大价钱买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又是琢磨着从俄罗斯搞苏-57隐身战机,摆明了要在南亚天空当“老大”。 巴基斯坦一看这阵仗,心里能不慌吗?自家空军的主力还是老掉牙的F-16和“枭龙”,跟印度的新家伙一比,就像自行车跟跑车较劲。可巴基斯坦自己那工业底子,连造个像样的发动机都费劲,更别说整先进战机了,只能满世界找买家。 一开始,巴基斯坦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F-16上。毕竟老美以前没少卖这玩意儿给他们,可这次情况不一样了。美国不知道咋想的,突然卡起了脖子,不仅限制F-16的出口,连零部件供应都扣扣搜搜的。 有消息说,美国是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哪还顾得上巴基斯坦这老伙计。眼瞅着F-16这条路走不通,巴基斯坦急得直转圈,这时候中国的歼-10CE就像救星一样出现了。 歼-10CE那性能可不是吹的,能挂载霹雳-15E远程导弹,电子战能力也强,在2025年的印巴空战里,直接把印度的“阵风”揍得找不着北。巴基斯坦一看这效果,立马就想把这宝贝纳入囊中。可问题来了,中国为啥不把生产线打包给巴基斯坦呢?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不少。 先说技术这事儿。歼-10CE虽说不是五代机,但里头的相控阵雷达、数字化飞控系统都是中国琢磨了几十年才搞出来的“家底”。当年中国跟某些国家合作,把一些技术分享出去,结果没两年就在国际市场上看到仿制品跟自己抢生意。这种亏吃过一次就够了,哪能再犯? 再说了,巴基斯坦虽说跟中国关系铁,但它跟美国的关系也挺复杂。当年美国因为“密电门”事件直接停了跟巴基斯坦的高层沟通,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因为啥事儿翻脸?要是生产线给了巴基斯坦,万一哪天美国一施压,技术泄露出去,那中国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维护和升级的问题。战斗机这玩意儿可不是买回家就能一直用的,得定期保养、升级软件,还得有配套的零部件。巴基斯坦的工业水平咋样呢?纺织业倒是挺厉害,可在航空制造这块,连个合格的钛合金部件都造不出来。就算生产线给了他们,后续的维护还不得靠中国?到时候巴基斯坦三天两头打电话求助,中国工程师就得跟救火队员似的满世界跑,这成本谁来扛? 再说地缘政治这盘棋。印度现在跟美国走得近,又是买美国武器,又是搞联合军演。要是中国把歼-10生产线给了巴基斯坦,印度肯定得跳脚,说不定转头就加大军购力度,甚至拉着美国在南亚搞事儿。中国在这儿得拿捏好分寸,既要帮巴基斯坦顶住压力,又不能把印度逼急了,不然整个地区的平衡就打破了,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说白了,中国不是不想帮巴基斯坦,而是得从长计议。与其把生产线打包给他们,不如一步一步来,先卖整机,再慢慢教他们维护技术,等巴基斯坦的工业水平提上去了,再考虑更深层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