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协议是无稽之谈?路透社说:“欧盟承诺在三年内每年进口价值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是痴人说梦”,原因是2024年美国三种能源出口总额为1658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使欧盟购买美国能源的全部出口量,也达不到2500亿美元。彭博社文章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7月27日,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敲定了这笔交易,美国这边要对欧盟商品收15%的关税,欧盟则承诺每年买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2024年欧盟从美国买的能源,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共才760亿美元,离目标差得远,想达到2500亿美元,欧盟得把进口量翻好几倍,还得加上核技术这种高价货。 欧盟自己估算,核能投资到2050年得花大几千亿欧元,可2024年这块的进口才500多亿欧元。 欧盟现在推绿色经济,天然气需求在往下走,2024年液化天然气进口比前一年少了15%。 美国那边能源生产也有上限,原油出口去年只涨了1%,远不如前两年两位数的增速,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的生产也受设备和运输限制,想大增产得花好几年建新设施,成本还得涨。 日本最近也跟美国签了协议,要多买美国能源,亚洲对液化天然气的胃口特别大,2024年美国不少货都流向了亚洲,欧盟想多抢点美国能源,怕是要把全球价格推高,市场得乱成一团。 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分析盯着现在的数据,觉得2500亿美元不可能,可如果能源价格涨了呢? 2024年原油均价差不多70美元一桶,要是涨到100美元,美国原油出口值就能涨好几百亿, 液化天然气价格如果也涨个两三成,出口值也能往上窜。 这样算,2500亿美元的差距能缩小不少,可涨价也不是万能药,欧盟的能源采购是企业说了算,政府没法硬逼着买高价货。 欧盟经济现在被通胀和绿色转型压得够呛,涨价只会让企业更买不起,全球市场还敏感得很,价格一涨,亚洲买家可能转向别国,中东产油国也可能调整策略,欧盟的计划就更难实现了。 这协议看着宏大,背后却有点玄机,有人说这是特朗普的老套路,先定个高目标,逼对方让步,2019年他跟中国谈贸易协议时,也定了2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目标,结果没兑现。 欧盟这次可能学了点经验,先答应个大目标,换来15%的关税,比特朗普威胁的30%低多了,然后拖着看能不能等美国换个总统再说。 欧盟内部好像也不太信这目标能成,有官员说2500亿美元得靠美国和欧盟大建能源设施,可这不是一两年能搞定的,关键是协议靠企业执行,欧盟政府没法强迫企业掏钱,这承诺听着有点空。 美欧贸易协议可能是特朗普的一次政治大招,欧盟的妥协或许只是缓兵之计,未来三年,全球能源市场会怎么变?这2500亿美元能成真吗?估计得看时间给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