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围坐畅谈,首期“青蓝访谈”移动课堂在宁波奉化开课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肖暖暖通讯员郑连乔景士杰

7月27日,在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的云久茶咖共富仓,30余名“98后”年轻干部围坐一堂,目光聚焦在三位青年“导师”身上,一场特殊的青蓝传承成长课由此展开。

课堂上,没有讲台与课桌的距离,只有围坐畅谈的坦诚。“青蓝访谈”移动课堂为年轻干部打造了专属的“成长树洞”,打破了“上面讲、下面听”的惯性,也填补了专门针对新进年轻干部培训课堂的空白。林宸锋、钱佳霖、姜闯等三位选调生轮流担任访谈人,与三位青年“导师”展开面对面的深度对话,引导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探寻解开职场困惑的“成长指南”。

市派农指员、后畈村第一书记李金成带着泥土气息的讲述里,藏着“流量”与“乡土”碰撞的密码,他用手机镜头记录酵素土豆从播种到丰收的全过程,让大山里的农产品借视频号“出圈”。“驻村近两年,我学会把村民的‘家常话’翻译成‘网言网语’,让后畈村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他的话让年轻干部们频频点头。

奉化区纪委常委韩函霄鼓励年轻干部,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精彩,要多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磨炼自己,谨防陷入“事务性陷阱”。他认为年轻干部要加深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找准工作的标杆,学会站在上级角度考虑问题,不断拉高上限。在他看来,年轻时多些经历和挫折,正是加速成长的“工作秘籍”。

而奉化区大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兴龙的讲述里,则藏着基层发展稳定的“破题之道”。他结合基层治理工作的亲身经历,摊开“情理法”三张清单。“基层工作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基层”“要放低身段拜群众为师,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把工作当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这些带着温度的经验,让年轻干部们受益匪浅。在互动环节,他针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困惑,如“在基层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群众不理解时怎么办”,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解答。这些贴近实际的答疑解惑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共鸣的涟漪。

年轻干部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蹲田埂拍视频”“用土话讲政策”“晒着太阳做工作”之类的短句——这些带着体温的经验,比任何教科书都更鲜活。“大堰的山路很远,但离群众很近;镇区很小,但舞台很大。”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访谈让自己在思想认知和思维方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懂得了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审视问题,冲开局部视角把握全局,跳出当下节点规划未来。

这场乡野间的青蓝对话,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一场“成长接力”:那些基层前辈踩过的坑、趟过的河,正在变成滋养青苗的养分,让年轻干部们懂得,所谓成长,不过是把“纸上道理”活成“脚下路径”的过程。而这样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奉化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青蓝访谈”将继续把课堂移到乡野地头、工坊车间,不定期邀请年轻干部代表、最美公务员、人民满意公务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明星村社书记、乡村CEO等,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成长经历、成功经验、工作方法、心得体会,通过对话充分挖掘优秀人物背后的鲜活故事,了解他们面对挑战挫折、艰难选择时的心路历程,真正让年轻干部同频共振、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