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4年,新婚第一夜,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在一起调情,已经怀孕的她,只能隐

1934年,新婚第一夜,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在一起调情,已经怀孕的她,只能隐忍不发。后来,苏青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女儿,去向丈夫要钱买米,丈夫甩了她一耳光:“凭你也配找我要钱,想要钱自己去赚啊?”

苏青,原名冯和仪,191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富裕家庭。家里书香门第,父亲留过洋,母亲念过女子师范,家境宽裕,住着带院子的大宅子。她小时候被送去外祖母家寄养,七八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先在宁波念小学,后来随家人搬到上海,住进租界附近的弄堂房。上海的弄堂生活热闹,邻里间串门聊天,街上满是卖糖葫芦和煎饼的小贩。苏青从小爱读书,功课好,脑子灵,1921年考进上海一所小学,课余总捧着书本,沉迷于故事世界。1933年,她考进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不光因为她长得漂亮,还因为她写得一手好文章,常在校刊上发表散文。同学们都说她是才女,宿舍里常收到男生的邀约信,可她一心扑在学业上,想着毕业后做点自己的事业。那年头,婚姻大事多半听父母的,她家里给她定了门亲事,对方是东吴大学的李钦后,家境不错,长得也算斯文,对苏青一见钟情。她本来想读完大学再考虑结婚,可没想到意外怀孕。当时的社会风气保守,学校不许学生怀孕生子,她只能放下书本,收拾行囊,嫁进李家。这一步,成了她人生噩梦的开端。 婚礼在1934年,热热闹闹办完,可苏青却在当天发现丈夫跟一个女人关系暧昧。那女人是李钦后的表嫂,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亲密得让人侧目。新婚夜,丈夫跟表嫂彻夜唱歌,声音传到新房,苏青只能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洞房。她怀着孩子,身体沉重,只能强压满腔委屈,盼着婚后能慢慢感化丈夫。谁知,婚后日子远比她想的艰难。她生下长女,婆家却因为没生男孩对她冷眼相待,丈夫也越来越疏远,整天不着家。苏青从宁波的大户人家小姐,变成了上海弄堂里的全职太太,靠丈夫那点微薄工资过日子。家里米缸常常空着,她得精打细算,连买菜都要掂量半天。她出身富户,过去从没为钱发愁,现在却得低声下气跟丈夫开口。有一回,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她抱着刚满几个月的女儿,硬着头皮向李钦后要钱买米。丈夫正窝在藤椅上看报纸,头也不抬,随手甩了她一耳光,嘴里还骂着让她自己去挣钱。这记耳光,彻底打碎了苏青对婚姻的幻想,也让她看清了丈夫的嘴脸。 这巴掌成了苏青人生的转折点。她开始明白,靠丈夫是指望不上的,只能靠自己。她带着孩子搬出李家,租了间小破屋,日子过得紧巴巴。白天她得哄孩子,买菜做饭,晚上才能抽空写点东西。她的文章投给杂志,换来的稿费少得可怜,一篇千字文也就二三十块钱,勉强够买点米面。她写字写到半夜,手指磨出茧子,油灯烧得嗓子眼冒烟。1940年代初,她开始在杂志上连载《结婚十年》,把自己的婚姻经历写得赤裸裸,字字戳心。没想到,这书一出就火了,读者抢着买,书摊上她的名字成了金字招牌。她用自己的笔,写出了女人的苦,也写出了女人的倔强。1944年,她的散文集《浣锦集》出版,张爱玲还给写了序,上海文坛把她跟张爱玲并称“双壁”,名气大得连她自己都没想到。靠着稿费,她终于不用再为柴米油盐发愁,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她接连生了四女一子,两个女儿不幸夭折,但她咬牙撑着,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1951年,李钦后因为贪污被处决,她把孩子们接回身边,独自抚养。1954年,她编的戏《宝玉与黛玉》在上海和北京连演几百场,剧场里座无虚席,掌声响得震天。晚年,她搬到香港,住在一间小公寓里,桌上总是放着书和笔,过着简单但踏实的日子。1982年,她因病去世,留下的作品却一直被人传读。1984年,上海公安局为她平反,书又重新印刷,书店里读者翻着她的书,感慨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