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洪马奈本想一心倒向美西方,却没想到,买了美国武器,却挨了美国盟友的打,自己的军事基地却被泰国用美制F-16战斗机肆意轰炸,而美国竟然装作没看见。 柬埔寨过去的外交政策一直以平衡和务实为主,尤其是在洪森时代,柬埔寨和中国关系密切,经济和军事合作不断加深,但洪马奈上台后,情况有了变化。 作为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对西方的理念和合作方式有更多认同感,2024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柬埔寨,与洪马奈和洪森会面,讨论了加强军事合作的可能性。 洪马奈也积极推动与美西方的经济和外交协议,希望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贸易来提振柬埔寨的经济,他甚至公开表示要在全球市场上提升柬埔寨的形象,扩大贸易关系。 这些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洪马奈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甚至稍微向美国倾斜,以换取更多西方支持。 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柬埔寨和泰国之间的边境争端由来已久,尤其是围绕柏威夏寺的领土争议,双方从20世纪初就没消停过。 7月24日,泰国直接出动F-16战机,对柬埔寨边境的军事设施进行轰炸,造成数十人伤亡,数万平民流离失所。 这些F-16战机正是美国多年来对泰国的军事援助成果,泰国靠着美制装备在冲突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更让人意外的是,柬埔寨此前也采购了一些美国武器,想借此提升军事能力,但在泰国强大的空军面前,这些装备显得不堪一击,柬埔寨的空军力量几乎为零,地面部队也难以应对泰国的精准打击。 洪马奈原本指望通过亲美政策换来美国的安全承诺,可关键时刻,美国的反应却让人寒心。 冲突爆发后,洪马奈紧急向联合国求援,要求安理会召开闭门会议,但美国不仅没有明确谴责泰国的行动,反而只是推动停火谈判,摆出一副中立姿态。 特朗普甚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他与洪马奈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姆坦通话,促成双方在马来西亚举行停火谈判,但前提是美国不会在冲突持续的情况下推进与两国的贸易协议。 这种“和稀泥”的态度,显然更在乎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柬埔寨的安全。 这场冲突的背后,其实是大国博弈的影子,泰国作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长期盟友,拥有包括F-16在内的先进美制装备,军事力量远超柬埔寨。 柬埔寨虽然和中国关系密切,但洪马奈上台后试图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亲美政策的试验却让柬埔寨在冲突中吃了亏。 美国之所以选择沉默,可能是不想因为泰柬冲突而得罪泰国这个重要盟友,尤其是在当前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东南亚国家的绿色转型和地缘政治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卷入中美博弈的漩涡,柬埔寨的处境恰恰反映了小国在这种博弈中的无力感。 7月28日,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泰柬双方终于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从当地时间午夜开始生效,但停火的脆弱性显而易见,双方在边境的军事部署没有撤除,民族主义情绪还在两国发酵。 洪马奈试图通过国际法院解决边境争端,但泰国明确表示不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对洪马奈来说,这场冲突不仅暴露了柬埔寨军事上的短板,也让他在国内面临压力,毕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众对政府在冲突中的表现未必满意。 洪马奈的亲美政策现在看来有点像竹篮打水,他原本希望通过加强与美国的联系,换来更多的经济和安全支持,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击。 柬埔寨在军事上无法与泰国抗衡,而美国的不作为让洪马奈的努力显得有些徒劳。 柬埔寨要想在强邻环伺的环境中站稳脚跟,靠一味亲近某一方显然不够,洪马奈需要更精明的外交手腕,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