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近日,重庆一家长,做好饭,多次喊孩子吃饭。结果孩子躲在房间不出来,家长怒火中烧之

近日,重庆一家长,做好饭,多次喊孩子吃饭。结果孩子躲在房间不出来,家长怒火中烧之下,直接把门砍开了。

事情发生在重庆江北区。王女士是一位普通的中年母亲,丈夫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就她和16岁的儿子小豪两人。

儿子在读高中,按理说正是冲刺学业的关键时期,可最近几个月,王女士明显感觉,母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形同陌路”的地步。

“以前起码还跟我说句话,现在回家就钻进房间,把门一关,不理人。”

王女士说。她每天早起为儿子做早餐,晚上精心准备一桌饭菜,可儿子从不出门吃饭。饭点到了,她站在门口轻轻喊几声:“吃饭啦!”没人回应。再喊几次,对方干脆反锁房门。

“刚开始我还以为他在睡觉或者做作业,不敢多打扰。”王女士叹气,“后来才发现,他在房间里根本不学习,就是玩电脑、刷手机。连饭都不吃,直接点外卖。”

一开始,王女士还忍着,一边自我安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空间”,一边在客厅守着,只为了亲手把饭菜端给他。但一次次喊他出来都被无视后,她终于绷不住了。

“那天是个周末,我早早起来包了饺子,还熬了汤,想着他爱吃这些。”

王女士一边回忆一边皱着眉,“我站在门口喊了他三次,他一句话都没说。我本来想进去看,他居然反锁门,门里头一点声音都没有。”

饭菜都凉了,她失望极了,独自吃完饭正收拾碗筷,门铃响了。一看,是外卖。

“我气炸了!”王女士拍着桌子,“他躲在房间里不吃我做的饭,却点了汉堡、炸鸡,听到门铃才愿意开口,居然让我去帮他拿。”

她强忍怒火,走到门口,接过那一大包外卖。就在门还没合上之前,她做了一个让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她没有递给儿子,而是转身径直走向厨房,把外卖一股脑地倒进了垃圾桶。

小豪从房间里探出头来,看到自己的外卖“丧命”垃圾桶,当场气得大叫:“你凭什么扔我吃的?我花我自己的钱买的!”

“你有钱点外卖,就没良心吃家里饭?”王女士冷笑了一句,“你有钱,自己搬出去住行不行?”

母子俩第一次真正爆发了激烈争吵。王女士哭着回房,孩子也摔门而去。第二天,王女士不再多言,她拨通了熟识的装修工电话:“把我家孩子的房门拆了!”

工人上门后,一阵电钻声后,房门被卸了下来,王女士亲自把门扛到楼下扔掉。

“你不是喜欢关门、反锁,不跟我交流吗?以后你就没门可锁!”她一边对愣住的儿子喊道,一边气得手发抖,“你要吃饭,我欢迎;你要冷暴力,我不伺候!”

这下,小豪彻底傻眼了。房间变得毫无隐私,哪怕在里面躺着刷手机,客厅都能一览无遗。王女士特地坐在餐桌边,刷着抖音,哼着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不是要毁他,是想告诉他,有些事不是家长忍让就能解决的。”王女士说,“我累了,真的累了。我不是他保姆,也不是提款机,我是他妈妈。”

事件发生后,小豪情绪明显有所收敛,虽然依旧不爱多话,但至少不再反锁房门,偶尔还会端着饭碗走到客厅坐一会。

王女士也没继续逼迫,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吃饭,偶尔插上一句:“菜咸不咸?明天还吃这个不?”

网络上,关于这件事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支持王女士,认为她的做法正当,是一次“母爱崩溃后的警示教育”;也有人觉得她过于激进,应该通过更温和的方式沟通孩子。

但王女士说得很直白:“你说沟通?我早就说累了,他一句回不回。我现在只想让他知道,家不是宾馆,妈妈不是服务员。”

这场看似极端的“拆门风波”,实则折射出无数家庭中日益严重的亲子沟通断裂问题。

而“门”的存在,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阻隔,更是情感世界里,一堵难以翻越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