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建安七年的秋风里,袁绍病逝邺城。两年后曹操踏破袁氏老巢,却在废墟中俯身垂泪。 曹

建安七年的秋风里,袁绍病逝邺城。两年后曹操踏破袁氏老巢,却在废墟中俯身垂泪。 曹操站在袁绍墓前,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身后是刚经历血战的邺城,眼前是昔日挚友的坟冢。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吩咐左右:“把袁家老小的财物都还回去,再送些粮食布匹,别让人饿着冻着。” 刚灭了人家全家的枭雄,转头就在坟前哭得情真意切,曹操这出戏,演给谁看? 曹操和袁绍的“发小情”,早被《三国志》盖章认证:“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两个官N代在洛阳街头横着走,一个“四世三公”贵公子,一个宦官养孙遭白眼,反倒成了最佳损友。 那段“抢新娘”的闹剧,活脱脱汉末纨绔实录:两人蹲在婚礼现场蹲点,夜半突然扯嗓子喊“有贼啊!”趁人群骚乱,曹操冲进洞房扛起新娘就跑。逃跑路上袁绍栽进荆棘丛动弹不得,曹操竟扯谎高呼“贼在这儿!”吓得袁绍连滚带爬挣脱,少年狡黠与生死默契,全藏在这场荒唐里。 成年后更成政治同盟。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袁绍为佐军校尉,平起平坐。董卓乱政时,曹操在陈留散尽家财举义兵,第一件事就是推举袁绍当反董盟主,两人并肩杀得董卓西逃。 权力场上的蜜月期终结于野心膨胀。袁绍欲立刘虞为帝,曹操怒斥“吾不听汝也”;袁绍命曹操杀共同好友张邈,曹操直接怼回去:“天下未定,先杀自己人?” 昔日勾肩搭背的兄弟,最终在官渡摆开十万对一万的死局。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站在袁绍墓前,他哭得像个孩子。细看曹操后续操作,归还袁家财物、供养袁绍妻儿、赐粮赐布,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若纯为作秀,未免用力过猛,答案藏在河北百姓的反应里。史载袁绍治理冀青幽并四州时“素有德政,深得人心”,死后百姓“如丧亲人,巷哭挥泪”。曹操这顿哭,分明是哭给四州百姓看的,“我不记仇,你们也别抵抗了!” 官渡之战后,曹操巡视袁绍大营时,曾缴获大批部下私通袁绍的书信。他看都不看直接烧毁:“当初袁绍强盛时,我自己都怕,何况众人?”这份对世事的洞明,或许也掺杂着对故人的理解。 青梅煮酒时,两人曾共论天下。袁绍放言:“吾南据河,北阻燕代……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曹操却笑:“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二十年后,预言成谶。当曹操站在坟前,哭的何止是袁绍?更是那个与青春一同埋葬的英雄时代。 曹操的眼泪从来贵重。哭典韦是为激励将士效死,哭郭嘉是为悔恨赤壁之失。唯独哭袁绍,既无利可图又遭史家诟病,他却偏要哭得人尽皆知。 许攸投曹时,曹操赤脚相迎;张郃来降,他赞“微子归周”。对敌人尚存敬重,何况少年故交?官渡焚书时那句“孤犹不能自保”,未尝不是对命运无常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