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暴雨天气安全防范措施【[下雨] 暴雨来袭别慌张!这份科学防护指南请收好】如何读懂

暴雨天气安全防范措施【[下雨] 暴雨来袭别慌张!这份科学防护指南请收好】如何读懂关于强降雨的预警信号?遇到暴雨应该注意什么?这些知识要掌握↓↓↓

1.什么样的雨才算暴雨?

气象学上,以雨量为判断标准。

当某一地区的累积降雨量,满足1小时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50毫米以上时,。才能称之为暴雨

达到上述标准,按照雨量大小,又可进一步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个等级。

2.暴雨预警信号

如果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累积降雨量就已经达到上述水平。

气象部门就会根据达标的,时间长短及雨量大小,从低到高,相应地发布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暴雨预警信号。

3.暴雨危害不只是“湿身”那么简单!

暴雨可不是简单的“湿身”麻烦。它是指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的天气现象,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其威力不容小觑:

直接物理伤害: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冲塌、农田淹没,以及交通和电讯中断。这可能导致人员被冲走、砸伤、淹溺、触电等意外伤害。

次生健康威胁:水源污染是暴雨后常见的健康隐患。被污染的水源可能成为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各类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环境健康风险:积水区域蚊虫大量孳生,增加了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等)的风险;潮湿的环境也可能引发各种皮肤问题。

4.收到预警怎么办?——普通人群防护要点

[话筒]提前计划与准备

收到预警,立刻根据所在区域(房屋位置、周边环境)制订应急行动计划。

了解并熟悉政府部门发布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信息。

提前备好应急物资(手电筒、饮用水、食物、常用药品等),放在易拿取处。

条件允许时,收集木材、大件塑料泡沫等易于漂浮的材料,加工成简易救生装置备用。

[话筒]居家安全记心间

暴雨期间尽量待在室内,持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关注官方发布的汛情信息。

远离窗户,收回阳台及窗外物品和晾晒衣物,防止被风雨吹落砸伤人或物。

检查居室电路,如遇进水立即切断电源。

如接到撤离指令或房屋受损,需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务必携带性能良好且做好防水保护的通讯设备,冷静有序撤离。

[话筒]确需外出,严防意外

→防溺水:

贴近建筑物行走,小心跌入窖井;避开地下人行通道。

尽量避免在水流中行走或驾车。如确需驾车,视野要开阔,低速慢行,绝不驶入立交桥底、下沉式隧道和不熟悉的路段!

如车辆沉入水中:车门、车窗打不开时,立即用安全锤或座椅头枕上的钢筋尖角破窗逃生。

→防触电:

绝对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迅速远离!

小心“跨步电压”:水中行走如感觉发麻,可能附近有漏电。撤离时用单脚跳或单脚着地方式移动,减小两脚间电位差。

被水浸泡过的电器,未经专业维修前切勿使用!

→防撞击:

远离临时搭建物和老旧建筑,避免被砸伤。

高速公路行车留意落石、滑坡,尽量不在夜间暴雨天出行。

注意躲避随水漂流或被冲倒的重物,切勿搬移浸在水中的重物。

→遇险及时求助:

如遇险或发现他人遇险被困,有通讯条件立即拨打“110”或“120”,清晰报告位置、情况、联系方式,等待救援。聚焦北京暴雨(硬核大脑综合上海防汛、平谷区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