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名汤加的15岁少年,觉得单调的生活太无趣,竟然偷了一艘船出海冒险,结果,船被风浪吹离航线,他们被困在一座荒岛整整15个月,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们已经遇难,他们却在荒岛上过上了悠闲的生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汤加一所海岛寄宿学校里,有六个十五岁上下的少年,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却被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里生根发芽:要去看看那六百五十公里外,传说中热闹非凡的斐济。 身上没钱,但这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决心,几个少年一合计,竟偷走了一艘渔船,带上仅有的那点干粮,兴冲冲地出了海。 谁知,这趟本该刺激的探险,从出发的第一个晚上就急转直下,变成了一场长达十五个月的生存考验。 那晚,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瞬间就扯断了船锚,撕裂了船帆,连辨别方向的船舵也彻底失灵。 茫茫大海上,这艘小船彻底失控,成了大海上的一片孤叶,只能随波逐流。 船上本就不多的食物和水很快见了底,热带的烈日、未知的风暴、无边的孤独和饥饿,一步步将他们逼向绝境。 也正是在这生死关头,这群孩子展现出惊人的克制,他们想尽办法收集雨水,而仅剩的干粮,只有在饿到实在挺不住时,才小心翼翼地分食两口。 就这样在海上漂了八天,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座小岛出现在海天尽头。 少年们顿时来了精神,用尽最后的力气跳进海里,拼命游向岸边。 当他们终于爬上沙滩时,早已奄奄一息,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抓住了岸边的海鸟,靠着鸟肉和鸟血,总算缓过一口气。 登陆小岛后,他们起初天真地以为,只要等在海边,迟早会有船只经过,可小岛太过偏僻,等待终究是泡影。 他们这才明白,想活命,只能靠自己,又过了三个月,在一次探索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路的尽头,竟是一个废弃多年的村庄! 那里不但有生锈的工具、成片的香蕉林和椰子树,更惊喜的是,村里居然还有野鸡。 这个发现让他们喜出望外,决定以此为据点,可他们也清楚,光有物资还不够,这个六人小团体决不能散掉。 于是,这群孩子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智慧,共同立下了“约法三章”:任何时候都不能内斗;食物和水绝对平均分配,严禁私藏和抢夺。 为了高效生存,他们还搞起了严格的分工制,每两人一组:一组负责后勤,一组负责生火,最后一组则充当哨兵和探险队,留意过往船只。 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们终于钻木取火成功,这是几个月来第一次能吃到熟食,少年们激动地烤了大量的鱼、鸡和海鸟,结结实实地饱餐了一顿,士气大振。 不仅如此,他们还学会了用树叶编织衣物,用木头搭建小屋,甚至圈养起抓到的野鸡,荒岛上的日子竟也安稳下来。 不过,意外总会发生,一天,一个名叫史蒂文的男孩在悬崖上失足摔断了腿,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沮丧和恐慌。 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他们用捡来的鸟羽做成羽毛球,在空地上开辟了一个“球场”,更有人脑洞大开,造出了一把简陋的“吉他”。 音乐和运动,为这枯燥的生活注入了难得的欢笑,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白天的琐事和烦恼,这种抱团取暖,成了他们对抗绝望的默契。 就这样,十五个月过去了,远在汤加的家人们早已为他们举办了葬礼,悲痛地接受了他们不在人世的现实。 然而,奇迹就在所有人都放弃时降临了,一天,一艘临时改道的渔船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少年们迅速点燃篝火,把衣服绑在树枝上拼命挥舞,幸运的是,船长看到了求救信号,将他们带回了汤加。 六个少年奇迹生还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国家,可迎接他们的,却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冰冷的铁窗。 他们因盗窃船只的罪名被逮捕入狱,直到后来,一家澳大利亚电视台将他们的传奇经历拍成纪录片,引发巨大关注,他们才最终得以假释。 这群冲动的少年,在绝境中建立起一个高度自律、分工明确的微型社会,展现了人性中最坚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