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7日,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参观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7日,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在参观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时声称,若台海爆发冲突,"英国和盟友澳大利亚已准备好在太平洋地区参战"。他宣称英澳将通过联合演习"威慑对手(中国)",并强调"英国的力量来自盟友"。这一言论被视为英国近年来最强势的涉台表态,但随后希利又辩称只是"泛泛而谈",英国对台政策未变。 英国此次表态的军事底气源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亚太的部署。该航母编队由13国拼凑组成,核心战力仅1艘航母、1艘45型驱逐舰及18架F-35B舰载机(含1架美机),且6月曾因故障滞留印度38天,日耗2.6万美元维修。英国海军现役6艘45型驱逐舰因动力缺陷长期趴窝,13艘23型护卫舰均为上世纪80年代老旧型号,远洋作战能力严重不足。 经济层面,英国对华贸易依存度高达594亿英镑(2023年进口额),贸易逆差达261亿英镑。若军事对抗导致经贸关系破裂,将直接冲击英国汽车、医药等支柱产业。脱欧后经济疲软的英国,无力承担与第二大贸易伙伴决裂的代价。 国际社会反应凸显英国孤立。澳大利亚防长此前明确拒绝承诺介入台海;美国维持"战略模糊"政策;联合国及东盟多次重申一个中国原则。英国强出头行为不仅遭盟友冷遇,更违反1972年《中英联合公报》及联合国2758号决议,损害其国际信誉。 战略矛盾暴露英国窘境:既想借亚太军事存在迎合美国"印太战略",又担忧激怒中国影响经济利益。其航母编队6月仅派2000吨巡逻舰试探性穿航台海遭解放军驱离,印证所谓"威慑"实为政治作秀。在乌克兰战场"只供武器不参战"的双标,更揭示其色厉内荏的本质。 观点:吾观英伦政客,犹似堂吉诃德战风车。昔有紫石英号折戟长江,今见F-35困守印度——历史已证,万里投兵的殖民旧梦,终不敌家门口捍卫主权的钢铁长城。若真欲"并肩作战",何不先修好自家趴窝的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