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严利君通讯员张国轩)在耀州区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基层治理正以一种充满烟火气的方式,悄然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社区会议室里的热烈研讨、小区广场上的围坐交流、楼道口的即兴提议、居民家中的贴心走访……一个个“流动议事点”,成为民生诉求的“快速响应通道”,也让基层治理充满了人情味。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党委书记焦卫忠说:“三防期间,需要我们社区协调些什么,做些什么?一会儿大家畅所欲言。”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居民张宪刚说:“咱下石节这个家属区,新楼上面那点楼前的排水沟,最近好像没有清理,害怕汛期有大雨来临,排水不畅,看能不能给清理一下?”
这样的场景,在下石节社区的“树下大讲堂”“庭院说事点”“暖心议事屋”同样常见。2023年起,下石节社区结合工矿转型实际,将公共空间升级为立体化协商载体,让协商议事从固定场所走向居民身边。社区工作者走出办公室,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上门”;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社区大小事情都能搭上话、支支招。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居民张宪刚说:“我们这个社区的流动议事厅办得很好,确确实实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事情在社区集体协商,去开会解决,小事情就是打个电话,社区能及时安排人到家庭到现场解决,就像今天中午我们在流动议事厅反馈的楼前排水沟不畅通,下午社区主任就领着社区人员来,及时给予清理。”
从定期议事到随时响应,“流动议事点”不仅是民意收集的窗口,更成为快速解决问题的平台。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网格员张菊艳说:“姐,你刚才打电话说,家里是不是水管有问题啊?我们把贾师傅请来让给你看一下。”
在居民叶文英家中,网格员带着修理工上门维修水管的场景,正是社区精准服务的日常写照。叶文英的丈夫因患病导致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24小时需要照料,家里的大小困难都离不开社区的及时帮扶。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居民叶文英说:“社区的人都可好了,这有病都二十几年了,一直都是社区在关心我们家,有啥困难我都去找社区去了,马上就给解决问题了,不是社区,我们家都实在没有办法,我非常感谢人家。”
从固定场所到流动会场,从定期探讨到随时协商,“流动议事点”构建起“小事不出庭院、难事联动破解”的治理新格局。近三年来,千余件民生实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落地解决,垃圾清理、绿化维护、矛盾调解、活动组织……桩桩件件都连着居民的获得感。
瑶曲镇下石节社区党委书记焦卫忠说:“通过这个流动议事点,我们逐步地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他们所有的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我们的做法,也是我们的想法。下一步,我们争取在这个流动的基础上,更加地完善和服务咱们居民的这个议事。把社区的服务做到位,做好,让全下石节社区的居民感觉到社区是一个温暖的家庭。”
如今,在下石节社区,“随叫随到”的治理服务已成为常态。一个个流动的议事场,串联起民生温度与治理精度,也书写着基层治理的“耀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