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洪学智的女婿竞选301医院副院长,洪学智却坚决反对,还对女婿说:“如果让你当副院长,以后我该怎么管理301医院?” 新中国历史上,洪学智是位响当当的将领。 他一辈子故事多,战场上立过大功,和平年代也为国家建设出了大力。 今天,咱就来说说他在权力和亲情面前,咋坚守党性、一碗水端平的事。 1987 年,301 医院要选副院长。 当时,有个叫金元的超声医学专家,大伙儿都觉得他准能上。 金元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业务能力没的说。 他在超声医学这行干得挺出色,年纪轻轻就成了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还兼着科训处处长,管着全院的科研和教学。 民主测评的时候,92% 的人都投了他。 就连不怎么赞成他的人都说:“这小子要是当不上副院长,真说不过去。”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候选人名单送到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那儿,老将军眉头一下子就皱紧了。 这其中的缘由,还得从金元的另一个身份说起。 原来,金元是他女婿。 洪学智马上把金元叫到办公室,开口就问:“医院推荐你当副院长,你知道不?” 金元愣了一下,实诚地说:“听说了,但我没主动申请。” 洪学智嗓门提高了些,严肃地说:“没申请?你是我女婿,这层关系摆在这儿,怎么能说没关系?” 要了解金元为何能成为副院长热门人选,还得从他踏入 301 医院的那天讲起。 1981 年深秋,28 岁的金元站在 301 医院超声室门口,手里攥着岳父洪学智写的三页纸。 那是洪学智在他报到前一晚,用毛笔一笔一划写下的三条嘱咐:一要好好学新业务、新技术,认真钻、做出成绩;二要多跟大伙儿打交道,特别是向老专家、老教授学;三要少说话、多干活。 超声室主任王新房教授还记得,金元报到第一天,就抱着本《超声医学》读到半夜,连食堂关了门都不知道。 那时候,超声设备还得靠进口,金元带着团队啃下了不少技术难关。 1984 年,他牵头搞的 “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就这项技术,把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从 30% 降到了 5%。 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不少患者送的锦旗,有一面是内蒙古草原的牧民送的,上面写着 “妙手仁心,超声华佗”。 这是患者打心眼儿里认可他的医术。 金元能在医学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与洪学智对他的严格要求分不开。 洪学智对自己和家里人要求特别严。 他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他自己定的 “八条铁令”。 比如,不管是谁,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没结清不能走;吃饭就按 “四菜一汤” 来,不能超标。 这些规矩,他自己先做到,也要求家里人照着办。 1986 年,内蒙古有家药厂,为了感谢洪学智支持军地合作,送了两箱羊绒衫。 洪学智原封不动地给退了回去,还写了封信。 信里说:“没功劳就不能受好处,这是共产党人该有的样子。” 正是这样铁面无私的作风,让他在面对女婿竞选副院长时,依旧坚守原则。 碰上女婿竞选副院长这事儿,洪学智又拿出了他的原则。 他对金元说:“你要是当了副院长,别人会咋说?说我洪学智任人唯亲,还是说 301 医院靠关系办事?” 金元辩解道:“可我确实有这个能力啊。” 洪学智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说:“能力归能力,关系归关系!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违纪的老部下,该枪毙的都枪毙了,难道会因为你是我女婿就坏了规矩?” 面对岳父的坚决态度,金元最终做出了选择。听了洪学智的话,金元退出了竞选。 但他没泄气,反倒把更多心思放在了科研上。 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国内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技术空白。 几年后,金元的工作有了新变动,洪学智再次对他叮嘱一番。 1993 年,金元调到总后勤部卫生部科训局当局长。 洪学智特意把他叫到家里,语重心长地说:“当年不让你当副院长,是怕官场把你捆住了。现在你在科研管理岗位上,得记住:学医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升官。” 金元把岳父的话记在心里,在新岗位上接着为医学事业使劲儿。 2006 年 11 月 20 日,洪学智在北京去世了。 追悼会上,金元捧着岳父的遗像,想起了 1987 年那个难忘的早上。 灵堂里,有幅挽联特别显眼,上面写着 “两袖清风垂青史,一身正气照后人”。 这说的就是洪学智一辈子的样子。 现在,301 医院的院史馆里,专门设了 “洪学智廉政教育展”。 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当年那份划掉金元名字的候选人名单。旁边还放着洪学智的钢笔和 “八条铁令” 的手稿。 讲解员每次讲到这儿都会说:“这可不是简单的人事安排,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用行动告诉咱们,啥叫‘公生明,廉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