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本老一辈学界曾有个说法——要是当年中国没出兵朝鲜,美国大兵压根儿不会跨过鸭绿江

日本老一辈学界曾有个说法——要是当年中国没出兵朝鲜,美国大兵压根儿不会跨过鸭绿江,可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倒掏了3000多本专著来"复盘"这场仗,字里行间都在说同一件事:志愿军的打法,把他们打服了。   1950年10月,朝鲜战局急转直下,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直逼鸭绿江,美军以为胜利在望,志愿军却悄无声息地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指挥总计25万人秘密入朝,美军情报完全没跟上,甚至到11月初还以为中国只有几万“志愿”部队,殊不知30多万志愿军早已集结。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突然出击,在云山、温井等地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美军8th骑兵团被围,损失惨重,志愿军靠夜间行军、山地隐蔽和快速穿插,躲过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   美军士兵回忆志愿军像从天而降,号角一响步枪手榴弹齐上气势汹涌,阵地瞬间就崩了,这种突袭抓住了美军对地形和情报的陌生,初战就占了上风。   志愿军的装备远不如美军,美军有坦克、飞机、重炮,火力碾压,志愿军却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炮弹都靠缴获,可就是这支“落后”的队伍,靠灵活战术和顽强斗志翻了盘。   志愿军爱打夜战和近战,知道美军远程火力强,就挑夜里或恶劣天气进攻,削弱美军的空中和炮火优势,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趁夜色渗透到美军后方,切断补给线,把敌人分割包围,云山战役。   39军用小部队迂回穿插,把美军拆成几块逼得他们撤退,这种化整为零、集中打击的打法,让美军整体优势发挥不出来。   朝鲜多山志愿军熟悉山地作战,常在崎岖地形设伏诱敌深入,美军战后回忆志愿军的伏击战防不胜防,愣是把他们从鸭绿江边赶回了38线圣诞节回家的美梦也碎了。   志愿军的战术不只在战场还延伸到心理战,他们深知战争拼的不只是武器还有意志,进攻时号角声和喊杀声震天响鼓舞自己,也吓得美军心慌。   志愿军即便物资匮乏,还会把仅有的食物分给战俘,甚至撤离汉城时没破坏城里的建筑材料,这种做法让美军感受到对手的“文明”,也削弱了他们的斗志,志愿军的坚韧来自保家卫国的信念,这份精神力量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西方一度把志愿军的成功归为“人海战术”,以为是靠人数压倒,可近年研究澄清,志愿军的胜利靠的是战术设计和执行,长津湖战役就是例子,志愿军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围攻美军第一海军陆战师,通过多路穿插切断退路,逼美军在冰天雪地突围。   美军虽撤到兴南港,却付出了惨重代价,美军将领史密斯坦言,志愿军的战术和斗志,颠覆了他们对“落后军队”的认知。   志愿军的参战不仅救了朝鲜危局,还改写了冷战格局,他们的战术成功让美军重新评估中国的实力,原本信心满满的麦克阿瑟,因低估志愿军被杜鲁门解职。   志愿军的表现让中国从饱受战乱的国家,迅速在国际站稳脚跟,美国学者在战后出了大量书,反复研究志愿军的夜战、穿插、伏击试图找教训,这些研究都承认志愿军的打法不仅出乎意料,还在战略和心理上压倒了美军的傲气。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源:上观新闻——金一南少将这番话让人泪奔:中国军人为何这么牛?让美国大兵惊为“谜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