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清代的官方记载对董鄂妃的来历都讳莫如深,其中必有可疑。顺治在题为“端敬皇后行状”

清代的官方记载对董鄂妃的来历都讳莫如深,其中必有可疑。顺治在题为“端敬皇后行状”的挽词中说:董鄂妃“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庭”。这一说法根本不可信,因为依照清朝的选秀制度,一旦超过十七岁,入选内庭的概率就基本为零了。 董鄂妃出生在1639年,满洲正白旗人,父亲是内大臣鄂硕。她的家族背景不算太显赫,但也有些来头。曾祖父鲁克素早年归附努尔哈赤,被编入佐领。祖父席汉在打朝鲜时阵亡。父亲鄂硕因为军功升到一等精奇尼哈番,后来追赠三等侯。哥哥鄂汉是一等侍卫,弟弟费扬古后来当上抚远大将军,封一等公。董鄂妃比顺治帝小一岁,早年跟着父亲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住,接触了不少江南汉族文化,变得文雅灵秀。1653年深秋,她参加选秀,但没被选中。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因为嫉妒她的长相,把她从名单上划掉。孝庄太后倒是挺喜欢她,就把她嫁给了皇太极的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婚后,按照清初的规矩,三品以上官员的媳妇要轮流入宫侍奉皇室成员。董鄂妃就这样进了宫。清史稿里说,这种命妇入侍的制度在国初挺常见。她在宫里侍奉,顺治帝看上了她,下令让她留下。顺治帝以前也召见过其他命妇。1654年春,孝庄太后过寿,一个京官的媳妇进宫侍奉,回家后丈夫发现人不对劲,衣服一样但长相变了。这事只有顺治帝干得出来。董鄂妃的情况类似,顺治帝对她的江南气质着迷,下狠心要占有她。 清代史书对董鄂妃的出身避重就轻,只用模糊的话搪塞。顺治帝在端敬皇后行状里说她十八岁因品德入选,这跟清朝选秀规矩对不上。选秀每三年一次,只针对十三到十七岁的八旗女子,超过十七岁基本没戏。户部管选拔,先查旗属年龄,再看仪容家世。十七岁以上的不用参加,顺治时期管得更严。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传记给了另一种说法。他1658年被封光禄大夫,记录顺治帝爱上一个满族军官的媳妇。那军官骂媳妇,顺治帝知道后亲手扇他耳光。军官气愤而死,可能是自杀。顺治帝就把寡妇收到宫里,封贵妃。汤若望的传基于他的日记信件,可靠性高。那军官据说是博穆博果尔。董鄂妃婚后进宫侍奉,顺治帝一见钟情,让她留下来。顺治帝性格冲动,汤若望说他内心常起狂妄计划,像年轻人一样固执。小事也能让他发疯。1656年七月初三,博穆博果尔自杀。顺治帝避谈董鄂妃先嫁博穆博果尔,只用十八岁入选盖住第三者的事。孝庄太后慌了,停掉命妇入侍的制度,还禁汉族缠足女子进宫,违者杀头。静妃的嫉妒没挡住董鄂妃,反害了博穆博果尔。 董鄂妃进宫后,顺治帝宠她宠得没边。1656年十二月,册封皇贵妃,朝廷大赦。册封那天,早几天还派人去博穆博果尔府吊唁,红白事连着挺诡异。董鄂妃跟顺治帝黏在一起。顺治批奏折到半夜,她陪着。有次顺治举笔半天落不下去,那是秋决名单,十个人要砍头。她掉泪说,命大事,死不可生,陛下仔细查,宁留错别杀错。顺治有时拉她一起看,她跪下推辞,说妇人不管外事,陛下自己定。清史稿说,顺治宠她超三宫。她善待其他妃嫔,像亲姐妹。1657年十一月十二,她生荣亲王,顺治高兴,想立太子。次年二月二十五,孩子夭折,顺治伤心。她在宫里抚育公主。1660年九月二十三,她在承乾宫病死,才二十二岁。顺治痛得寻死,需人守着。追封她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停朝五日,用蓝笔批奏四个月。康熙二年七月十,与顺治合葬清孝陵。贞妃为她殉葬。 董鄂妃的身世疑点多,汤若望传里那满族军官媳妇的说法,让人觉得官方记载有猫腻。清史稿说她是鄂硕女儿,十八岁入侍,但选秀年龄不对劲。有的说法否决她是博穆博果尔媳妇,因为博穆博果尔死时才十五岁,她十八岁进宫时他早没了。也有学者考证,董鄂妃姓氏满文是董鄂,汉文简写董,跟董小宛没关系。董小宛是明朝名妓,死得早,顺治小时候她就没了。顺治对她的宠爱,升迁快得罕见,从贤妃到皇贵妃一个月,册封还大赦,这是清朝独一份。她的死让顺治崩溃,他信佛更深,常找玉林琇木陈和尚聊天,取法名行痴。董鄂妃的影响不小,顺治的罪己诏里提丧礼逾制。她没干预政事,但她的存在搅动后宫。孝庄太后对她好,关系亲近,不是影视剧里的敌对。 董鄂妃的谜团不止出身,她的魅力让顺治神魂颠倒。清实录里,顺治亲写她的行状,夸她孝顺恭敬,侍太后如子女。她劝顺治勤政,帮他平心气。生子夭折后,她身体差,1660年薨。顺治哀诏说她德行完美,但追封皇后时,孝惠章皇后还在位,违反礼制。她的葬礼规格高,顺治亲自操办。有的史料说,她祖籍佟佳江,家族满洲姓氏演变而来。汤若望传年份有错,孩子是1657年生,不是1660。博穆博果尔福晋其实是博尔济吉特氏,不是董鄂。她的故事影响后世,红楼梦里可能有影子,但没确证。顺治的痴情,民间传他出家,其实是病死,但董鄂妃的死是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