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就是想要攻占乌克兰更多的领土,来弥补这场俄乌冲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 在最初阶段俄罗斯确实是奔着速战速决去的,他们派出大规模部队,试图通过空降加地面突击迅速拿下基辅。 但现实比想象复杂得多,乌克兰防守比他们预料得坚决,西方支援来的也很快,加上后勤补给线太长、通信混乱、兵力调配不顺,俄军那场突击在基辅郊区就被卡住了,之后的大规模推进也变得谨慎许多。 虽然一开始没能如愿拿下首都,但俄罗斯也并没有因此放弃扩张的打算,他们把主力转向东部和南部,开始稳扎稳打地推进,逐步蚕食领土。 从2024年到2025年,俄军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不断加强控制,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苏梅、哈尔科夫等乌克兰中北部地区,这种推进虽然速度不快,但很有目的性,就是想把能拿的地尽量收入囊中。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既然目标是领土,为何不直接拿下政治中心基辅,一锤定音? 基辅是一座城市防御体系非常完备的大都市,不仅人口密集,而且交通、电力、地下系统复杂,要攻进去不仅代价高,而且后续的治理成本也非常大。 俄军如果选择强攻,很可能陷入苦战,甚至遭遇重大伤亡,这种消耗战不是俄罗斯目前愿意承担的。 占领基辅可能引发国际社会更强烈的反应,城市一旦被毁,乌克兰民意和西方援助只会更加集中。 而这正是俄罗斯希望回避的局面,他们宁愿用一种相对“慢”的方式,通过逐步侵占乌克兰领土,把自己控制的区域连成一片,建立所谓的缓冲地带,这样不仅有地理上的战略意义,在未来谈判时也能拿更多筹码。 乌克兰东部是重工业和能源资源的集中地,煤炭、金属、天然气管道都集中在这一带,从战争经济角度看,控制这些区域,比拿下首都更“划算”。 如果能彻底拿下东南乌克兰,再加上从北部施压,他们就可以在地理和资源上都形成压倒性优势。 他们的策略是边打边谈边推进边固守,不是要一次性结束战争,而是要把战线稳定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哪怕一时不能解决乌克兰问题,也要最大程度地获取可控区域,确保将来退一步也有足够的“交换空间”。 俄军在多地推进中,也不是全线出击,而是挑选关键节点突破,他们不断在苏梅、哈尔科夫一带试探乌军防线,一有机会就快速占领部分据点,然后修建防御设施,不急着继续前进,而是慢慢消化现有成果,这种打法看似拖沓,实则是在稳固战果的基础上慢慢扩大影响力。 俄罗斯没急着打基辅是战略上的选择,他们希望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拿下更多土地,让乌克兰防不胜防,同时控制关键资源地带,为未来谈判或者长线控制打基础。 他们不是放弃进攻,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实现目标,真正的意图是一步步把乌克兰逼进困境,最终实现对整个国家格局的改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