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孙殿英在老巢汤阴被解放军包围后,拿出几万黄金分给手下,高级军官每人50两,中级军官30两,连排长20两,士兵每人1两。
1947年3月,晋冀鲁豫战场炮声隆隆。刘邓大军40万兵力在豫北发起战略性反攻,目标直指国民党军交通命脉,平汉铁路。此时战场态势已发生微妙变化:国民党被迫从晋冀鲁豫抽走17个旅支援山东和陕北,留守的30万部队陷入被动。
在豫北防线上,汤阴城成为关键枢纽。这座古城墙高10余米,护城壕深宽达6.7米,城墙上密布三层射孔,城根壕底暗堡林立。更坚固的是外围340个梅花形子母堡群,由3至6道鹿砦环绕,外围据点均筑有两米厚寨墙。
驻守此地的正是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他率领的暂编第三纵队及地方武装近万人,已在汤阴盘踞十年,苦心经营防御体系。当刘邓大军剑指豫北时,孙殿英对着坚固工事夸下海口:“固若金汤!”
4月5日,解放军完成对汤阴的合围。首轮攻势中,十八旅一举攻占东关,其余方向却因工事坚固进展不利。战至4月15日,关键据点张庄失守,孙殿英惊恐发电:“张庄失守,汤阴难保!”
王仲廉的援军两次北进,却均在宜沟地区遭截击溃退。孤城粮弹日蹙,士兵开始成批逃亡。面对军心溃散,孙殿英摸出了最后的底牌——黄金。
这些财富积淀自他传奇般的掠夺史:1928年盗掘清东陵时,从慈禧地宫掠走的玉石西瓜;多年贩运鸦片积累的横财。此刻,这些沾满罪恶的财宝成了他维系部队的唯一纽带。
4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孙殿英卫队将沉重木箱抬上城楼。在火把摇曳的光线下,他亲自监督分发: 高级军官:50两金条(相当于2500银元) 中级军官:30两 连排长:20两 普通士兵:1两(足够农民家庭数年口粮)
分发过程中,孙殿英高声鼓舞:“援军不日即至!汤阴城坚不可摧!”7然而每个领到金条的官兵都心知肚明——司令自己都不信这些鬼话。这不过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用黄金购买几天的卖命。
金条确实短暂点燃了守军残存的贪欲。接下来的战斗中,抵抗明显顽强起来:
城东北角外壕阵地上,国民党军发起十余次疯狂反扑。 西关守军与解放军逐屋争夺,军官教导团两千余人投入拉锯战。
5月1日城墙缺口处爆发白刃格斗,解放军团长唐明春浑身着火仍指挥作战。
但这不过是黄金刺激下的回光返照。就在守军拼死抵抗时,解放军工兵已挖通11公里交通壕,直抵护城壕外沿,可屯兵三个团的出发阵地悄然成型。
5月1日黄昏,63门火炮同时怒吼,将东北角城墙撕开20米缺口。当夜,孙殿英换上农民服装,带着副官钻进通往石家庄村的地道。在黑暗的隧道里,突然一声枪响——他竟为减轻累赘枪杀了跟随多年的副官。
刚出地道口,火把骤然亮起。民兵队长赵怀章带人守株待兔:“当时就他一个人,老农民打扮”。这位曾盗掘皇陵的枭雄,最终在汤阴城郊的小村庄落网。
被俘时,他随身皮箱里还藏着三件“珍宝”:慈禧的玉石西瓜、红绸包裹的巨参、和维系他一生的鸦片。1948年战俘营中,鸦片彻底摧毁了他的身体,58岁的孙殿英在烟毒折磨中终结了罪恶的一生。
汤阴城破后,清点战场的战士从瓦砾中踢出几根金条,被踩进泥里的士兵遣散费。孙殿英至死不知,当他用盗墓所得的黄金试图购买忠诚时,那些领了金条的军官早已暗中联系解放军输诚。军阀部队的忠诚在黄金散尽时已化为齑粉,如同孙殿英自己,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只剩下一箱鸦片和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