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1945年8月,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

[太阳]1945年8月,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用刀尖顶在护士伊藤郁子胸前,逼迫她跳江,无奈,没有任何选择的伊藤郁子,面对湍的滔滔江水纵身跳入! (参考资料:2013-04-27 扬子晚报——日本女护士二战嫁中国兵不回国 一生为日军赎罪) 1945年夏天,日本战败的末日气息笼罩着中国东北,第一陆军医院接到撤退命令,却被汹涌的牡丹江拦住了去路,谁知,等来的不是接应的船只,而是院长那把冰冷的东洋刀,他逼迫所有医护人员跳江“玉碎”。 可就在这个关头,20岁的护士伊藤郁子没听话,她刚从日本红十字会护士学校毕业,就被派到中国,亲眼见过日军的暴行,内心满是愧疚,她不想就这么死了。 凭着一身好水性,伊藤郁子抱起一块木头,一头扎进了江里,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才20岁,日军杀了那么多中国人,我不能死,我要活着替他们还债。” 在江里挣扎了三个多小时,伊藤郁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剃光头发,扮成男人混进难民里,两天后,被一支解放军的医疗队收留了,在这里,伊藤郁子没有受到任何歧视,反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战争结束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伊藤郁子面前:是回日本,还是留在中国? 伊藤郁子当然想念父母,可一闭上眼,就是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画面,那份罪恶感让她无法心安,再想想收留她、教她汉语汉字的中国军人,她下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就这样,伊藤郁子成了牡丹江野战医院的一名护士,很快就成了业务骨干,甚至曾用自己的O型血,救活了17名中国军人,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周保中接见她时,称赞她是“日本的女中豪杰”。 几年后,伊藤郁子被调到山西康复医院,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来自江苏如皋的军官宗序定,当许多日本侨民选择回国时,她却反向提交了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并与宗序定结为夫妻。 1954年,伊藤郁子跟着丈夫回到如皋县城,在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外科护士,从此把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在后来的困难时期,伊藤郁子自己省吃俭用,体重掉到只有60斤,却还掏钱给病人买鱼买肉,甚至多次献血。 县长魏志田听说了伊藤郁子的事,特地拎着红糖、鸡蛋和猪油去看她,还下了个命令:“限你一周内吃光,不许送人”,医院里也挂起了“远学白求恩,近学伊藤郁子”的标语。 不过,命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特殊年代中,有人把她当成“日本特务”,要冲进医院揪斗她,危急时刻,医院的70多名病人和同事,从院长到普通职工,齐刷刷地挡在了她身前,这份守护,让她彻底把这里当成了家。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伊藤郁子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27年的故乡,临走时,医院的同事们都以为她不会再回来,送别会上许多人偷偷抹眼泪。 在日本,伊藤郁子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连当时的日本首相都亲自接见了她,承诺只要她愿意留下,政府会安排好一切,84岁的母亲更是抱着她不放,哭着劝她留下,可她还是选择回到中国。 在伊藤郁子的心里,中国有丈夫女儿,有她奋斗一生的事业,还有无数善良的普通人,1973年除夕夜,她告别日本的亲人,奔回了日夜思念的中国。 后来,丈夫去世了,日本红十字会也寄来慰抚金和表格,请她带子女回国定居养老,并承诺优厚待遇,伊藤郁子依旧毫不犹豫地退回了表格。 伊藤郁子的一生,始于一场荒诞的集体自杀,却以一种极为坚韧和纯粹的方式,超越了国仇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