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袁殊却一点

[太阳]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袁殊却一点都不慌,反而一脸淡定的说道:你为日本人办事,我就没有日本的关系吗? (参考资料:2020-11-09 七一网——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8)▏袁殊:中共情报史上的“五重间谍”) 在中共情报史上,袁殊是一个谜一样的名字,他头顶军统、中统、青帮、日伪等多重身份,可这一切都是伪装,他真正的身份,是中共特科成员。 故事要从1931年说起,当时,袁殊还是个投身左翼文化运动的热血青年,谁知,中央情报负责人潘汉年看中的,正是他在进步圈子里的这层身份。 根据隐蔽斗争的需要,潘汉年将他从文化界直接调到了情报战线,从此,“袁殊”这个名字,在公开场合悄然消失。 同年10月,袁殊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由潘汉年和他的助手王子春作为介绍人,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归属中央特科。 王子春成了他唯一的单线联系人,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动用一切社会关系,想办法打入敌人内部。 袁殊想到了自己的表兄贾伯涛,这位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当年正是靠袁殊父亲的推荐才进了黄埔,后来在国民党军界和警界都担任要职,王子春当即指示:联系他,找份差事。 贾伯涛对袁家的恩情记在心里,很快就把袁殊介绍给了时任上海社会局局长的吴醒亚,而吴醒亚的另一个身份,正是中统头子。 1933年,吴醒亚搞了一个秘密小派别“干社”,袁殊表现积极,很快就坐上了情报股股长的位子,他不仅成功为吴醒亚和地方军阀牵线搭桥,立下一功,还顺势讨了个新闻记者的身份。 这个身份简直是为袁殊量身定做,既能出入南京政府的记者会,又能参加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发布会,也正是在这里,经王子春的策划,袁殊结识了日本驻沪副领事岩井英一。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局面形成,一天清晨,军统头子戴笠突然找上门来,约见袁殊,袁殊立刻向潘汉年汇报,潘汉年判断,这是戴笠想拉他入伙,当即指示:“机会难得,打进去!” 第二天,袁殊见到了戴笠,戴笠开门见山的表示让其为他做事,袁殊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之后,戴笠交给袁殊两个任务:收集日本情报,以及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必须留在上海。 不久,袁殊就被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这下,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为了给自己多加一层保护色,同年4月,袁殊还加入了青帮,自此,他定期在一家高级咖啡馆,以军统少将的身份向潘汉年汇报工作。 可隐蔽战线从来没有安全区,上海沦陷后,潘汉年撤往香港,临行前嘱咐袁殊一切小心,保持单线联系,袁殊利用军统身份,组织了一支抗日行动队,不仅炸毁了日军在虹口的海军军火库,还策划爆破汪伪特工总部“76号”。 然而,就在行动前夜,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叛变,将袁殊和盘托出,袁殊被抓进了76号,特工头子李士群把他的爆破计划图拍在桌上,逼他选择:“要么合作,要么就地正法。” 袁殊却异常平静,毫不惧怕,李士群见硬的不行,又换上软的一套,拿出一堆钱说好话,暗示日本人那边不好交代,袁殊抓住话柄,冷冷地反问:“你为日本人办事,我就没有日本关系吗?” 李士群一下愣住了,他知道袁殊和岩井英一等人有交情,不敢轻举妄动,袁殊则趁妻子探视的机会,暗示她去找潘汉年。 潘汉年得知“小袁出事了”,镇定自若,只递给袁妻一个电话号码,让她打给岩井英一救人,果然,岩井以“袁殊是外务省的人”为由,很快就把他保了出来。 这次有惊无险的营救,却被潘汉年看作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他策划了一场更大胆的情报战,也彻底改变了袁殊的身份。 潘汉年指示袁殊将计就计,公开答应和岩井“合作”,成立一个叫“兴亚建国运动”的组织,这意味着,为了党的战略需要,袁殊必须公开披上“汉奸”的外衣。 几年前,他为了潜伏褪去“进步”色彩已备受同志误解,如今这个抉择,几乎要把他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袁殊最终决定,为了民族大义,个人荣辱可以彻底抛开。 经党中央批准,潘汉年从各地抽调可靠的同志,协助袁殊在上海岩井公馆挂上了“兴亚建国运动本部”的牌子,班子里的核心成员,全是潘汉年亲自挑选的地下党员。 在敌人眼皮底下,电台和情报人员安全运作,把日伪统治的心脏地带,变成了直插敌人胸口的匕首,在袁殊的掩护下,潘汉年甚至可以自由出入日伪机关,往来于沪港之间,从容地指挥着他的情报网络。 1945年抗战胜利在望,党组织通知袁殊准备转移到解放区,而此时,戴笠还蒙在鼓里,甚至任命他为军统上海站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袁殊敷衍几天后,便在地下党的安排下,于1945年10月回到了淮阴解放区。 当了整整14年“与狼共舞”的孤胆特工,袁殊终于回到了真正的家。 袁殊的一生,是隐蔽战线最独特的篇章,他用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背负骂名,周旋于豺狼虎豹之间,他的故事,或许会让你重新思考,“间谍”与“英雄”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