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医生火了!”浙江,40多岁中年男子胃癌晚期,妻子拿出所有积蓄,陪着丈夫治疗,没曾想术后一年,2023年,男子病情再次复发,妻子不甘心,只要丈夫能好,纵使变卖家产都在所不惜,不料,却被医生劝阻:他其实已经没有机会了,你可以选择继续治疗,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可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你想想你们的孩子。” 胃癌一直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作为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胃癌的认知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成为了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浙江一位四十多岁的刘大哥确诊胃癌晚期,他的妻子徐女士几乎是本能地倾其所有,用尽积蓄陪丈夫搏了一次。手术很成功,夫妻俩以为熬过了最难的一关。可没想到,这样的安稳只维持了一年,病情就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汹汹。 徐女士看着病床上消瘦的丈夫,准备再次变卖家产,去赌一个奇迹,主治医生余建法给了她一句现实而残忍的劝告:“他其实已经没有机会了。你可以继续治,但结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你想想孩子。”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浇透了徐女士最后的希望。床上是陪着她走过风雨的丈夫,丈夫痛苦的躺在病床上,可家里孩子还需要上学,学费生活费都是钱,她还需要养孩子,顶起这个家,徐女士紧紧攥着手里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心痛的无法呼吸,可她也必面对现实。 徐女士和丈夫的感情,是八十年代走过来的,感情从未变过,丈夫是把妻子当宝贝疼的,四十多年的人生,平淡也温馨。直到他胃痛晕厥,一张细胞癌晚期的诊断书,把这个小家的天给捅破了。 徐女士当时没倒下,咬着牙四处求医,掏空家底把丈夫送进手术室。2022年手术后那段日子,是这个家最后的亮光,当时她们还畅享着以后的安稳生活。 现在病痛卷土重来,徐女士坚信既然丈夫能好一次,就一定能好第二次,于是她铁了心要卖房卖车,哪怕多做一次化疗,多试一副偏方,只要能把人拽回来,可这个时候余医生却拦住了她。 他的话戳破了徐女士所有幻想:“再治也是白搭,人受罪,钱花光,结果还是一样。你得想想活着的人。” 这样的场景,在医院里其实天天都在上演。现代医学有时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只要你敢投钱,它就敢给你运转,给你开出长长的治疗方案。但有些病,尤其是已经扩散的晚期癌症,早就不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无休止的化疗、放疗,除了给病人带去巨大的痛苦,花更多的钱,可生命却还是没能延续太久,为了这几个月甚至几周,搭上整个家庭未来十年的安稳。 确实会有人指责余医生冷血,怎么能劝人放弃,真正的医者仁心,或许不只在手术台上,更在于懂得权衡,懂得为整个家庭的将来留一条后路,他见过的悲剧太多了:病人在痛苦中挣扎,家属在债务里煎熬,最终人财两空,连一场体面的告别都办不起。 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倒了,天就塌了一半。徐女士想撑住这半边天,这没有错。但余医生是在提醒她,天塌了,地基还在,孩子还要在这片土地上长大。 上一代人的病,总不能把下一代人的人生也赔进去。他那些“泼冷水”的话,其实是在绝望中,为这个家指出一条最现实、也最艰难的活路。 或许倾家荡产人能够救回来,可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孩子需要上学,需要生活,余医生的话虽然现实又残忍,可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人总要往前看,生活还是要继续。 信源:驻马店日报